1 / 4
文档名称:

新建成贵铁路(乐山至贵阳)段围岩监控点埋设技术交底.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建成贵铁路(乐山至贵阳)段围岩监控点埋设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fxl8 2014/10/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建成贵铁路(乐山至贵阳)段围岩监控点埋设技术交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技术交底书
交底单位:新建成贵铁路(乐山至贵阳)段CGZQSG-7标二分部
工程名称
猫鲁寺隧道
受控编号
主送单位
工程管理部
日期

接收单位
接收人
交底内容:
围岩监控点埋设技术交底
为保证现场围岩监控点能按照业主要求埋设,特下此交底。
1、拱顶点:埋设采用直径不小于22mm的螺纹钢,-,朝向洞口切斜面贴反射片。
2、围岩收敛:(见附图), 埋设采用不小于直径22mm的螺纹钢,-,朝向洞口切斜面贴反射片。(见附图), 埋设采用不小于直径22mm的螺纹钢,-,朝向洞口切斜面贴反射片,严禁将监控点焊接在拱架上。
3、埋设布距:V级围岩5米埋设一个断面,Ⅳ级围岩10米埋设一个断面,III级围岩30米埋设一个断面。
4、围岩稳定性:位移管理等级分为三个管理等级,Ⅲ级正常施工、Ⅱ级黄色预警、Ⅰ级红色预警。围岩累计变化:小于1/3极限值可正常施工;大于1/3小于2/3极限值为黄色预警;达到2/3极限值为红色预警(极限值为设计最大预留量),业主要求极限位移值为15cm。
5、位移速率:测点位移速率≥5mm/d时,技术员与现场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在现场进行原因分析和措施处理。当速率连续2天>10mm/d时上报项目部、监理站技术负责人,进行原因分析。当变形速率>15mm/d时上报指挥部组织设计、监理、技术负责人共同进行原因分析和措施的制定。编制月报分析报监理单位,在月报中结合地质情况分析变形规律、掌子面的安全状态、预警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及其控制变形的效果。
6、施工队伍应充分认识到围岩监控的重要性,围岩监控点应及时按要求埋设,当围岩监控点遭到破坏时,应积极恢复重新埋设控制点,以免测量数据变化较大,影响隧道施工。
附图:
编制: 复核: 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