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阿里山纪行》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1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阿里山纪行》教案.doc

上传人:bkeck 2022/3/9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阿里山纪行》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阿里山纪行
设计和教学:吴丽华
教学目的:
1、欣赏阿里山的如画美景。
2.学****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法。
3.欣赏本文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学****本文融情和景、移步换景的写法;
2、本文富有音乐美和情阿里山纪行
设计和教学:吴丽华
教学目的:
1、欣赏阿里山的如画美景。
2.学****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法。
3.欣赏本文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学****本文融情和景、移步换景的写法;
2、本文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教学方法:
多媒体、探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过程:
一.导语:
1.提到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同学都理解它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2.老师小结:提到台湾,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它兴隆的影视业、便利的交通、美丽的夜景等。其实台湾虽小,但它却有着宜人的风景。今天我们就学****一篇介绍阿里山的文章。因为在台湾流传这样一句话:“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
2.本文作者吴功正,他是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美学家。1997年7月初,他应一批台湾学者的邀请,赴台湾讲学,交流两岸文化。在此期间,他游览了阿里山,并深深陶醉于此。他想应把美丽的阿里山的阿里山描绘出来介绍给大陆读者,让更多的人理解它,于是这篇文章就产生了。
二.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构造。
1.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找出表示作者行踪的短语或句子.
(明确:“台北松山机场”“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经过三个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峰回路转,迂回穿过一片林区”“曲径幽路”“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下山的路上”)
2.老师小结:这种写作的方法叫“移步换景”(即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一般游记都采用这种方法。)
3.作者真正开场描写阿里山的风光是从第几节开场的?
(第四节开场)
4.那么第三节的作用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