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3
2
心理学报 2006, 38 (3) : 448~452
A cta Psychologica S in ica
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和有调节的中介变量
温忠麟 1, 2 张雷 3 侯杰泰 3
( 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州 510631)
( 2香港考试及评核局,香港) ( 3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香港)
3
摘要研究了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两种模型都涉及到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分别
讨论了这两种模型的分析方法,两者基本上都是按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步骤,但其中都有一步要做调节效应的分
析。还讨论了同时包含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和有调节的中介变量的混合模型。最后,作为示范例子,用混合模型分
析儿童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如果混合模型中的调节都设定是线性的,那么调节变量对因果关系是二
次调节。
关键词调节效应,中介效应,有中介的调节变量,有调节的中介变量,混合模型。
分类号 B841. 2
针对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在文献中常被混用和
1 有中介的调节变量
换用的情况,温忠麟等人从研究目的、关联概念、典
型模型、变量的位置和功能、效应的估计和检验方法如果一个模型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涉及的
等角度,对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调节效应和中介效第三变量不止一个,可能会同时包含调节变量和中
应以及相应的模型做了系统的比较[ 1 ] 。该文连同介变量。这些变量出现在模型中的位置不同会产生
较早的一篇讨论中介变量检验程序的文章[ 2 ] ,不仅不同的模型,联系着不同的统计背景和意义。
让读者可以较好地区分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而且设要研究学生行为( X )对同伴关系( Y)的影
对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的分析方法有了一个比较全响。以往的研究发现,老师的管教方式(U )是调节
面而明确的了解。变量,老师对学生的喜欢程度(W )是中介变量[ 1 ] 。
不过,他们研究的模型要么是调节模型,要么是据此可以建立如图 1所示的模型。我们知道, UX 是
中介模型。就是说,模型中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 调节效应项,如果它影响 W ,而 W 影响 Y,说明调节
只涉及一种第三变量。过往有关调节变量和中介变效应(至少部分地)通过中介变量 W 而起作用,称这
量研究的文献,几乎都有这种局限。但许多实际问样的调节变量是有中介的调节变量(mediated mod
题中碰到的模型,可能同时包含调节变量和中介变 erator) 。Baron和 Kenny[ 3 ]提到过这一概念,但没有
量。例如,文[ 1 ]中的案例要研究的是儿童行为对讨论如何分析这种模型。可以仿照文[ 2 ]中的中介
同伴关系的影响,分别考虑了教师喜欢程度和教师效应检验程序检验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是否显著。
管教方式对同伴关系的影响,结果说明教师喜欢程以依次检验为例,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显著意
度是中介变量,而教师管教方式是调节变量。内行味着:
的读者会怀疑,喜欢程度和管教方式可能同时对同(1)做 Y 对 X、U 和 UX 的回归, UX 的系数显
伴关系有影响,所以研究同时包含调节变量和中介著; (这一步说明 U 对 Y 与 X 关系的调节效应
变量的模型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应用价值。本文讨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