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出凝血功能的监测.ppt

格式:ppt   大小:387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出凝血功能的监测.ppt

上传人:350678539 2022/3/10 文件大小:3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出凝血功能的监测.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节 正常的止血机制
正常情况下,血液以液体动态形式流通全身.当血管损伤时发生凝固反应。
生理情况下人体有极为完善的止血机制,液态血液与固态血液凝块则是由这一机制所控制。
正常止血是一种防御机制,是保护外伤后血管完整性的一种修复反应。是检测外源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
2正常参考值 以测定秒数表示:兔脑悬液10-12s;人脑悬液:10-。
第十三页,共31页。
(四)凝血酶时间(TT)
方法 在血浆中加入凝血酶溶液后测定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正常参考值 16一18s,超过正常对照值3s为延长。
临床意义 TT延长见于体内肝素浓度增高,体外循环后鱼精蛋白中和不全凝物质存在;低纤维蛋白原血症;FDP增多等。
第十四页,共31页。
三、纤溶系统的筛选试验
(一)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
方法 优球蛋白中含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和纤溶酶原激活物等,但不含纤溶酶抑制物。血浆经过离心除去纤溶抑制物,在优球蛋白沉淀缓冲液中加钙或凝血酶使其凝固。在37℃下观察凝块完全溶解所需要的时间。
正常参考值 加钙法:90-120min;加凝血酶法:88-336min。
临床意义
(1)优球蛋出溶解时间缩短: 表明纤溶活性增强。常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亢进。
(2)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延长: 表明纤溶活性减低。常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栓塞性疾病。
第十五页,共31页。
第四节 血管内皮细胞及血小板的实验室检查
一、内皮细胞标记物-Weibel—Palade小体测定
它的功能是储存和生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等。
正常参考值 内皮细胞Weibel—Palade小体阳性.
临床意义 判定内皮细胞功能损害情况。
第十六页,共31页。
二、平均血小板体积检测
主要反映血小板生存时间或反映血小板粘附聚集情况。
临床意义 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伴血管病变和脑血管病变,体外循环初期血小板平均体积比正常人高,血小板呈幼年型,反映血小板转换率增快,代谢加快,粘附和聚集功能增强。
第十七页,共31页。
三、血小板粘附试验
方法 血小板具有粘附于损伤的血管表面或人工异物表面的特性。循环血液与相当表面积的异物表面接触后,就有相当数目的血小板粘附于异物表面上,测定接触前后血小板数量之差为粘附于异物表面上的血小板数量,因此求出粘附血小板占血小板总数的百分率。检测血小板与并物表面或损伤内皮粘附的能力,可以反映血小板的功能变化。
第十八页,共31页。
临床意义
(1)血小板粘附率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静脉血栓形成;肺部疾患、肺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长期服用避孕药;DIC高凝血期、脏器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心瓣膜病变、心脏手术体外循环血液与大量人工材料表面接触;肾脏疾病等。
(2)血小板枯附率减低:见于肝脏疾病、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服用抗血小板类药物、急性白血病 (大量血液稀释)等。
第十九页,共31页。
四、血小板聚集试验
临床意义
(1)血小板聚集率减低:见于血小板减少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尿毒症、肝脏疾病、服用抗血小板类药物(加阿司匹林,潘生丁等)。
(2)血小板聚集率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静脉血栓形成;肺部疾患、肺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长期口服避孕药;DIC高凝血期;心瓣膜病变、心脏手术体外循环血液与大量人工材料表面接触;肾脏疾病等。
血小板聚集率减低对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但血小板聚集率增高仅有临床参考价值。
第二十页,共31页。
五、血小板膜糖蛋白Ib、IIb和IIIa的定量检测
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异常,导致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改变,因此研究血小板膜糖蛋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第二十一页,共31页。
六、血小板代谢活性-血栓烷B2(Thromboxane B2)检测
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栓塞性疾病.
减弱见于在先天性花生四烯酸代谢障碍性疾病。
第二十二页,共31页。
第五节 凝血第三阶段的实验室检查
定量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一、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含量测定法
血浆纤维蛋白原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成分,在血栓前状态其血浆含量增加;当其被严重消耗时血浆含量则降低。
双缩脲法为2—4g/L,<2g/L或>4g/L为异常
第二十三页,共31页。
三、临床意义
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多
,如果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