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2022年千里江山,青绿情怀.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年千里江山,青绿情怀.docx

上传人:wawa 2022/3/10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年千里江山,青绿情怀.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第 2 页 共









2022年千里江山,青绿情怀
王坤霞
个人性好喜静,不爱与人结交,也未曾有那行万里路的情怀,偶然对有缘之地才兴起寻访之心。不过,相较那些人工雕琢的景致,我更喜爱在古人的画作中,跟着他们遍历天地间,寄畅山水中。
论起山水画,言必称水墨山水。殊不知,青绿山水才是中国山水画的起源。从黄帝“旁观翠草木之华于衣裳染以五彩为文章”,到《尚书·益稷》所载以日月星辰山川龙华虫为五彩衣,重彩的基调在远古即已奠定。先有丹青,后现水墨。而山水画也渐渐从初时人物画的配景与附庸走出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山水哲学和田园诗学的孕育,起先萌生自我之态,于唐时独立发展起来。亦曾有宗炳论曰:“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灵趣,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
如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敦煌石窟画中的山水虽在布局上“水不容泛,人大于山”,但起先着石青、石绿、红赭等色,以粗犷拙朴的色块呈现佛教故事中的自然环境。至隋,展子虔为我们留下了现存最早的山水图卷。初春季节,贵人出行,正是“春漪吹鳞动轻澜,桃蹊李径葩未残”、“层青峻碧草树腾,照野氍毹摊绣被”的韶景芳菲中,几翁或步履于岸边,或骑马行山间,其中一人勒马转弯时蓦然回望不远处伫立门边的妇人,另一人在童子的跟随下一边寻找猎物一边欲踏上木桥,再有泛舟湖上的贵妇,透出“望中白云无变态,我欲乘风听松濑。落花出洞世岂知,瑶池池上春千载”的闲适自得。盛唐时期,中国绘画起先色墨并重的趋势,其中以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画作代表中国青绿山水真正独立发展起来。李思训《江帆楼阁图》中,以近景的江边山丘先现于视野中,岸边游人驻足观水,密林台阁中行人休憩,此为静;四人沿路涉山而上,江水随风兴波,帆舟渐次行于水天相接的远处,是为动。虽然仅以细笔勾画填色,但起先注意光线效果与多重线钩斫,使得山石具有接近真实的效果。色调上罩染达数次,青绿为质、金碧为文,阳面涂金、阴面加蓝,形成金碧辉映的富丽效果。江天寥廓,峰石耸峙,林木葱郁,使人不觉醉于自然,忘忧世间。传闻其子有《明皇幸蜀图》,二人共创形成大青绿山水和金碧山水风格。










五代时期,青绿山水受到文人画和水墨风的冲击,一度见微。但在北宋初年,青绿风格以高雅得哲宗之趣,又在程颐复古的提倡下得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