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doc

格式:doc   大小:4,330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doc

上传人:才艺人生 2022/3/11 文件大小:4.2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2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教案
教师:纪佩汝

1、倾听活动室中可能听见的种种声音
   2、倾听庭院中、活动场上可能听见的种种声音  
   3、倾听厨房中可能听见的种种声音
   4、倾听睡觉房中可能听见的种种声音      
   5、参观、郊游中可能听见的种种声音
   6、倾听生活中可能听到的种种其它声音
 (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基本表现手段
 (三)根据音乐作品展开一定的想象和联想
 (四)分析对比音乐作品的性质、风格
 (五)再认欣赏过的音乐作品
二、音乐欣赏材料的选择
 (一)音乐作品的选择
 (二)辅助材料的选择
三、音乐欣赏教学法
 (一)幼儿欣赏音乐作品的内容
   1、歌曲  2、器乐曲
 (二)培养幼儿对音乐表现手段的感受力能力
   1、力度(音的强弱)
8
   2、节奏(音的长短及强弱)
   3、速度(快慢)
   4、旋律(音的高低)
   5、音色
 (三)指导幼儿欣赏音乐作品的方法
   1、欣赏音乐作品前要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欣赏音乐作品打好基础。
   2、引导幼儿欣赏音乐作品时采用的一般方法
    (1)引出主题,介绍作品
    (2)借助动作感受音乐的性质及表现手段。
    (3)进行比较
    (4)发挥语言的作用
    (5)反复听
(四)学前儿童音乐欣赏课活动过程:
1、分析教材 包括乐曲名称,乐曲的性质(快、慢、强、弱)及曲式结构;
2、教学准备
3、初步欣赏 (1)引导性谈话 (2)运用直观教育帮助幼儿理解和感受
(3)古诗朗诵 (4)教师演示
(5)利用动画
4、重复深入欣赏 举例《喜洋洋》
(1)在再次的重复欣赏作品前对幼儿提出具体要求;例如:音乐的速度、力度、重复;
(2)利用幼儿在生活中的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帮助理解;
(3)对比欣赏和归类
例如《喜洋洋》乐曲的曲式结构,第一段和第三段相同,第二段不同;
五、作业:指导学生欣赏歌曲及器乐曲。准备模拟讲音乐欣赏课。
9
第四章 学前音乐教育的内容——打击乐活动
教学课时:4课时(其中包括2课时打击乐模拟课)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对打击乐演奏课的准备与开展
重点和难点:打击乐演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幼儿园常用的打击乐器种类:
碰铃、铃鼓、小鼓、三角铁、响板、木鱼、双响筒、蛙鸣筒、沙球、钹、锣
二、打击乐演奏的简单知识和技能
乐器名称、分类、特征及演奏方法
1、分类:木质类 金属类
木质类(竹木质量)包括:响板、木鱼、双响筒、蛙鸣筒、梆子等
金属类包括:碰铃、铃鼓、小鼓、三角铁、锣、鼓等
2、各种乐器的特征:
大鼓——音色低沉、音量较大,一般用在强拍起到渲染气氛增强节奏感作用;
铃鼓——兼有铃和鼓两种乐器的特点和作用,可以用在强拍时击鼓突出重音,也可以用在弱拍上抖动发出声音。
三角铁——音色接近小铃,用于渲染气氛。
双响梆子——音色清脆,不容易有连续性,通常用来模仿马蹄声音,为马跑动作做伴奏,有草原气息。
蛙鸣筒——用小竹或木棒刮奏发出声音,声音类似青蛙的声音。
(二)演奏方法及配器:
(1)了解并根据乐曲(歌曲)的性质、情绪风格,选用相应的乐器。
(2)分析乐曲的形式、节拍、节奏及旋律的特点,找出呼应有对比,有变化的地方,选用适合的乐器。
11
(三)看指挥 要求学会指挥2\4 3\4基础拍指挥图式
三、打击乐演奏材料的选择
(一)音乐
(二)乐器
(三)配器方案
Δ四、打击乐的教学法与步骤
(一)介绍乐器的名称及使用方法:教幼儿辨认乐器的外形特征,听和辨认乐器的声音特点,并学会描述记住乐器名称;
 (二)熟悉和欣赏音乐(了解乐曲的配器)
 (三)空手练习:先让幼儿不拿乐器,用拍手的方法练习各自乐器的声部和节奏型,待整齐熟练后再拿乐器进行练习,以避免声音的嘈杂损害幼儿的听力;
 (四)分部练习:按各自不同的演奏,各声部分组练习;
(五)分段练习
(六)整体练习
五、打击乐节奏乐器的排列规则
六、作业:选适合大班幼儿的乐曲,准备模拟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