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2022抗击疫情英雄事迹先锋人物故事五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35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抗击疫情英雄事迹先锋人物故事五篇.docx

上传人:森森 2022/3/12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抗击疫情英雄事迹先锋人物故事五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最大的进出境空港口岸,航线通达国内外220个通航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峰期时,这里每小时仍有超过数百名旅客入境。
  胡银宽是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的一名卫生检疫关员,旅客自廊桥一下来,马上进入测温通道,胡银宽就起先忙着健康申明卡初筛和再次核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几天前,在排查过程中,一名境外回国的旅客引起了胡银宽的留意。
  细心的胡银宽没有放松警惕而是接着追问,得知旅客在国外居住的社区有阳性病例报告,胡银宽第一时间判定她有染疫可能。
  过去奋战的40多天,胡银宽就是这样如履薄冰,他说,疫情防控没有小事,只有每个细微环节做到位了,才能遏制住疫情在口岸传播。










  【抗疫先锋人物故事三】
  目前,湖北武汉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已经不到900人,在武汉市肺科医院的ICU病房,重症监护室主任胡明带领医护人员和各地前来支援的医疗团队一起,同心协力,全力救治每一位危重症患者。
  晚上12点多,武汉市肺科医院ICU主任胡明正在夜间查房。他细致检查每一位病人的各项参数改变。这位近50岁的患者已经用了快30天的ECMO,每个细微环节都将确定救治的走向。
  为了更好地救治危重症患者,武汉市肺科医院原本两个独立的ICU病区最近刚刚打通,并依据病人状况进行了危重区、过渡区和康复区的功能划分。胡明负责的病床从10张变成了20张。
  在危重症患者康复区,这位患者是胡明他们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以来救治时间最长的一位,已经满70天了。如今,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患者的病情正在一每天好转。
  在ICU病房,胡明已经坚守了两个多月了,晚上就住在病房隔壁的值班室里。每次抢救,作为科室主任的他总是冲在最前面。2月下旬,胡明光荣地成为武汉市肺科医院首批火线入党的五名党员之一。
  随着危重症患者向高水平定点医院集中,武汉肺科医院ICU转入了更多的危重患者,16名患者中有5个人上了ECMO。从最初30名本院医护人员的坚守,到现在内蒙古、安徽、浙江、江苏、北京等多地近两百名医护人员的进驻,大家同心协力对每一位危重患者进行救治,与死神进行较量。










  【抗疫先锋人物故事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武汉的医疗垃圾数量快速增长,最高峰时,一天的医疗废物产生量达到240多吨。在这条医院背后的战线上,同样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废处理专业团队赶来驰援。不惧风险、不辞辛苦,他们携手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平安防线,董清就是其中之一。
  3月24日下午4时,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董清正和同事们将一桶桶医疗垃圾装运上车,运往20多公里外的集中处置点。
  董清来武汉已经差不多两个月了。春节期间,当得知武汉当地处置医废的人力、运力出现明显缺口时,董清所在的公司主动向湖北省环保厅请缨驰援。1月29日大年初五,包括董清在内的第一批突击队共12人驾驶5辆清运车从襄阳动身,当天赶到武汉后就立即投入工作。
  为了尽可能多地处理医废,最起先的一个月里,董清他们每天工作的时间都在12个小时左右。
  虽然清晰自己工作的风险,但董清从未退缩。2月4日,特地接收重症患者的火神山医院投入运用第一天,产生的医疗垃圾须要有人处理。得知任务后,董清坚决确定报名先上。
  今年36岁的董清是一名退伍军人,有着14年的党龄。在部队的8年里,他主要在卫生队工作。这次抗击疫情工作中,他用自己的专业学问尽可能地帮助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