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论语》·道德·中国梦——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构建.pdf

格式:pdf   大小:42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语》·道德·中国梦——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构建.pdf

上传人:小泥巴 2016/11/16 文件大小:4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语》·道德·中国梦——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构建.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6年7月第32卷第4期July.,,:.1672—《论语》·道德·中国梦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构建胡晶君,朱海龙(,广东广州516064;,广东广州510006)摘要:儒家经典《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首倡:于自我应有“温、良、恭、俭、让”的道德风貌;于社会需秉持“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信念;于家庭需要坚守“孝、友、悌、恭”的道德准则;探寻真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德境界;通过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当下,价值相对主义日渐盛行,新锐思潮前赴后继,《论语》的道德示范是培养大学生道德责任的精神利器。道德责任由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情绪等元素构成,需要大学生在长时间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道德元素在转化、融合的过程中,学****与教育是必要的催化剂,也是道德责任培养直接而有效的现实途径。追溯《论语》的精神内涵,以价值认同为魂、以自我反省与榜样借鉴为首、以实践为本,展开积极的自我教育是大学生道德责任培养的关键所在。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合教育力量的汇聚则为大学生道德责任培养提供了相互策应的“能量场”,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助力中国梦的实现。《论语》、大学生的道德责任以及中国梦之间的内部文化逻辑使它们融为一体:中国梦是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论语》的道德价值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大学生秉之以践行中国梦则是自身的道德责任,也是对价值纷扰的多元化文化时代做出的积极回应,三者相互促动,共同构筑了一幅生动的道德文化图景。关键词:《论语》;中国梦;道德责任;价值认同;大学生德育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l672—8742(2016)04—0066—07《论语》的道德价值与中国梦的实现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论语》的诞生及时回应了古代中国需要何种道德价值,培基金项目作者简介6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项目“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认同的实证研究(15JD710073)”;广东省2014年教育科研重大项目“高等教育全球化视野下的大学治理转型研究(2014JKZ014)”胡晶君(1979),女,湖北枝江人,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朱海龙(1977一),男,新疆塔城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道德心理与文化。估删评毗与呷展发教m高m刚H胡晶君,等:《论语》·道德·中国梦第4期养何种理想人格的深层精神问题,并且延绵千载,成为国人道德结构的历史范型。《论语》主张应该培养“君子”理想人格,于自我应有“温、良、恭、俭、让”的道德风貌,于社会需秉持“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信念,于家庭则需要坚守“孝、友、弟、恭”的道德准则,探寻真理“朝闻道,夕死可矣。”[1l3追求至善的道德境界,希冀通过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实现“内圣”,从而促***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完成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外王”境界,这对价值相对主义日渐盛行,新锐思潮前赴后继的当下现实有着莫大的道德示范意义。早在I989年包括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批西方学者曾郑重宣告: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