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峨眉山月歌6.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峨眉山月歌6.doc

上传人:upcfxx 2022/3/12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峨眉山月歌6.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峨眉山月歌》教学案
授课人:董加慧
【学****目的】:
1、准确而有节奏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词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悟意境.
【学****难点】:
分析五个地名的运用,体悟作《峨眉山月歌》教学案
授课人:董加慧
【学****目的】:
1、准确而有节奏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词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悟意境.
【学****难点】:
分析五个地名的运用,体悟作者情感。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四环节”教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案
【寻疑质疑】学生自由阅读文章,结合学****目的把收获、疑惑写到下面: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导入
出示目的(学生齐读学****目的)
读中求索
1、学生自读诗歌,要读出节奏和韵律。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2、听示范朗读,再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
3、品读诗歌,理解诗意,感悟意境。
【合作探究】:
“思君不见下渝州”中“君”指的是月亮吗?
2、诗歌中用了五个地名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连用五个地名有什么作用?
【展示交流】:
诗歌第1、2句写了什么风光?请用优美的语言说一说。
“思君不见下渝州”中“君”指的是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情感?
3、连用五个地名的作用?
4、学生跟唱《峨眉山月歌》歌曲,跟伴奏演唱,体会诗歌的美感。
5、学生在米字格中默写《峨眉山月歌》,展示书法。
6、学生口琴演奏《峨眉山月歌》
【拓展延伸】:
讲到作者写此诗的情感,可以结合作者写此诗时所处的人生阶段,顺而拓展李白一生的经历,扩大一首李白诗《南陵别儿童入京》,体会作者满以为实现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立即回到南陵家中,.(精品文档请下载)
李白人生的六个阶段:
一、出蜀以前(701—725年)
李白出身豪商,自幼生长在今四川江油县附近,旧彰明县青莲乡。《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和奖掖,开场从事社会干谒活动。出峡前游过成都和峨眉。《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说明他思想上很早已有道家的烙印.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循江东游到分开安陆(725-735年)
李白二十五岁出蜀,目的就是访道、《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以为士生那么桑弧蓬矢,射夫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经荆门、江夏、到浔阳登庐山;访金陵,游扬州,浪迹吴、会之间;再回舟上,由江夏溯汉水,过襄樊,走临汝,其间曾和孟浩然相遇;又从临汝到安陆(公元727年),娶故相许圉师孙女,开场“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秋,曾应友人元之演之邀,同游太原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