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望庐山瀑布7.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望庐山瀑布7.doc

上传人:qnrdwb 2022/3/12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望庐山瀑布7.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望庐山瀑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版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单元主题:自然风光
课 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郑州市伊河路小学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晓蕊/郑州市中
品读古诗,理解诗意;通过品评诗句,体会诗句的意境和韵味。(精品文档请下载)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根据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句意境。
评价目的
会读认识“瀑、布、炉、烟、遥、川”等6个生字,会写“照、庐、烟、挂、川”等字.
2、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背诵全诗。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出示庐山图片。
2、大家觉得庐山的风景怎么样?谁想说一说?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
利用谈话和图片引入新知,激发学生主动探知的积极性。
环节二
初读古诗句,
认识生字
4、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望庐山瀑布 请大家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1、,注意听老师的停顿和语调的变化!
2、请大家自己也来读一读这首诗,并在诗中找到这些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3、指名读生字,指名领读生字。
4、去掉拼音男女生赛读;
5、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
通过各种形式认读,检测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评价目的一)
环节三
品读古诗,
理解诗意

1、出示炉和庐。“庐山”的“庐”和“香炉”的“炉"有什么一样的不同的?
2、字音一样,字形相似,但是他们的意思大可不同,谁有一个很好的方法记住他们?
3、PPT出示:“疑”,你能给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通过朗读课文,积极考虑理解文本。(评价目的二)
通过老师讲解、朗读,
“疑”字组词吗?
4、庐山风光太美了,就像是神仙住的地方。李白看到了庐山这么美丽的风光,心底的豪情油然而生,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齐读全诗。
5、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告诉我们要多读诗书,可是你知道吗?读诗书也要讲究方法,边读诗书边想象。轻轻地读第一句,边读边想,脑子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6、你知道这紫色的是什么吗? 阳光照在香炉峰上,香炉峰上产生了紫色的烟雾.
7、紫色的烟雾的是怎样的?像王老师的动作一样,是笔直的吗?
8、想象力真丰富,就像仙女的飘带一样。简简单单一个“生”字,就把庐山的美景表现出来了.
9、你希望在这紫色的烟雾缭绕的地方去游览吗?带着这样的心情读
抓住李健关键词、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评价目的三)

10、这个“生”字很重要呀,本来这个山是不会动的,就是这个生字让我们感觉到这个山动起来了,还有谁想读?
11、读了第二句 你脑中有什么图画?
听了你们的介绍,王老师的脑海中也出现了一幅图画,你看老师脑海中出现了什么呢?
把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