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高考古诗鉴赏之题画诗 (2019年秋).ppt

格式:ppt   大小:2,638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古诗鉴赏之题画诗 (2019年秋).ppt

上传人:977562398 2022/3/13 文件大小:2.5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古诗鉴赏之题画诗 (2019年秋).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 录
01
考情简介
02
写法特点
03
鉴赏策略
05
针对训练
古风
设计
04
例题解析
第一页,共27页。
考情简介

第二页,共27页。
纵观这几年的高考题,题画诗时有出现:
200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箠:鞭子。④觳觫(húsù):恐惧害怕得发抖状。这里以动词作名词,代指牛。
第九页,共27页。
化静为动,生动形象
运用联想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画中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即使没见过画的人也能想象得到画面的图景,甚至是如果去掉诗歌的题目会让读者觉得这不是一首题画而是一首写景诗。
特点二
第十页,共27页。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
包大中丞括
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第十一页,共27页。
借题发挥,抒发情感
有个别题画诗的作者悟透了画作的意蕴,用诗歌来表达画作的思想情感。还有部分的题画诗是作者借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也就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情,表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慨,或是宣泄内心的不满。
特点三
第十二页,共27页。
描绘感觉,赞赏画技
着重从画家的画风着笔,予以适当的赞美。或者触嗅视听感觉交融,或者正面侧面互相辉映。但要注意,这种赞美要切合实际,不宜过分夸大,不然流于庸俗。
特点四
第十三页,共27页。
鉴赏策略

第十四页,共27页。
化静为动
生动形象
这首诗运用联想想象,化静为动,使画面上的景物、动物、人物活动起来,使画面富有动感,更具生命力,或生动形象,便于渲染气氛,表达情感。
首先要弄清哪些是画中之景,哪些是画外之景、想象之景。
答:诗歌展开联想想象,不仅写出画面上有的景物(实),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虚),体现了画外之景和画外之趣,拓展了画面内容,使画面内容丰富多彩,便于诗人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
化无为有
虚实结合
第十五页,共27页。
围绕绘画的特点和给人感受作答。一般要答出逼真、生动形象,引人联想,给人怎样的感受等等。
作者借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也就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情,表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慨,或是宣泄内心的不满。借画咏志,使画面更具生命力。
借题发挥
抒发情感
描绘感觉
赞赏画技
第十六页,共27页。
例题解析

第十七页,共27页。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
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
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1、这首诗写得亦真亦幻,以幻显真,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参考】首句点明画的作者与画的内容,笔致十分简约,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二、三句很自然地生发出诗人由欣赏画面景致而于不知不觉间产生的幻觉:恍恍惚惚之间,就好象置身于潇湘洞庭的浩淼湖波之上,烟雨蒙蒙,归雁声声,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竟然“欲唤扁舟归去”。诗人之心已完全沉浸在幻觉之中,直到经过友人的提醒——“云是丹青”,才从美妙的“虚旷之象”中清醒过来,全诗也就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惠崇画技的精妙,诗人归思的迫切都极为巧妙、含蓄地表现出来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第十八页,共27页。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
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
故人言是丹青。
2、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的一种独特感受,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却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第十九页,共27页。
针对训练

第二十页,共27页。
(1)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
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
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第二十一页,共27页。
答:“水潺潺”声音的描写,“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1、动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