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基于地域性原理的乡村规划探索
 
 
陈淑勤
在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各地乡村规划建设都成为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发展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五大总要求,乡村规划发展显得尤为计算等。五峰村的地域性旅游资源在本文第一章已经对其基本情况做了阐述,在其旅游规划中,仍然需要全面考虑地域性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等条件。五峰村的整体旅游规划定位于以生态、康养为中心,依靠生态农业、自然风光、人文资源等打造现代生态旅游线路。
三、基于地域性原理的五峰村规划发展方向
(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全面升级
根据2018年4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通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农民增收、满足休闲旅游需求的重要途径。五峰村目前的地域性条件决定了其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上具有极大的可开发潜力。因此为了使其基于自身地域性条件,更好地开发自身资源价值,其未来规划发展,应当首要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全面升级为主要方向。具体來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全面升级,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公共施设完善与升级、农耕文化发展与升级、精品品牌培育与升级、服务水平提高和升级、规范管理水平升级。
(二)重点发展康养产业
根据五峰村所处的地域性信息以及自身所拥有的地域性资源条件,发展康养产业,是其未来发展的最佳选择方案之一。同时康养产业目前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而市场的有效供给存在很大缺口,因此发展康养产业是五峰村规划发展的最佳方向。由于五峰村有着优越的地域性资源条件,发展康养产业可有效带动其当地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与升级。在重点发展康养产业上,应当主要关注两大核心服务群体,一是老年人,二是亚健康人群。目前,我国已经有部分地区,在康养产业发展上获得了良好的成效,五峰村的规划发展中,也可参考这些成功案例,同时结合自身地域性信息做出一定的调整,实现有自身特色的康养产业发展模式。
(三)整治建筑风貌
根据五峰村不同区域的建设风貌特点,将其划分为3种不同的建设风貌分区,分别为:传统建筑风貌区、现代建筑风貌区、混合建筑风貌区。对于传统建筑风貌区,需要有效保留传统风貌,因此重点对传统风貌建设进行必要修缮;对于现代建筑风貌区,则主要通过统一整治方案,进行全面的居民建设提升,力求统一建筑风貌;对于混合建筑风貌区,由于建筑分布较为复杂,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修缮传统建筑,或更新建设现代建筑。
(四)整治人居环境
在规划发展的工作中,除了加强产业建设与发展之外,对人居环境的整治,也是规划发展的重要任务。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要求之一,在基于地域性原理的乡村规划中,对人居环境整治的规划也应纳入其中。根据五峰村的地域性特征,其人居环境整治要以村庄原有的建设分布特点为基础,展开相应整治,最大限度地保留村庄的风貌与环境,实现真正意义的人居环境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主要包括整治脏、乱、污,解决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农村人居环境中的突出问题。为了人居环境整治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一方面应将生态整治理念贯彻于整个整治工作中,整治要最大限度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既实现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同时又最大限度保留农村原有风貌。
四、地域性原理视角下的乡村规划原则
(一)自然为本
地域性原理下,实施乡村规划最首要的原则就是自然为本,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