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8年3月
第一页,共24页。
核心观点
医院感染防控,归根结底是对疾病的防控,“医”的含量越来越高,更多地涵盖 并融入疾病诊疗实践,及医疗服务场所和行为密切相关
医院感染管理责任主体、参及主体多元4年-2016年全国院感管理质控调研报告(摘要)
覆盖全国
31个省级地方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28所医疗机构:三级、二级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数量分别为80、 44、 4所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医院感染高风险病例2015份,包括:手术病例518例,死亡病例402例
医院感染773例次,%,%
漏报385例次,%,%;%
手卫生
手卫生总时机数750次,执行手卫生386次,%
洗手操作597次,正确次数380次,%
环境清洁消毒
现场调研80所医疗机构:%,%,
%;%,%,
%
第十二页,共24页。
医院感染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现实严峻
无规可依(没有;有但不适用OR效力低)
有规不依
执规不严
违规不究
二、医院感染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现实性
第十三页,共24页。
夯实“感控+” 战略之标准(管理、 技术、 监测)基础
二、医院感染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现实性
“感控+” 以实现感控目标引领,以标准规范建设实施为手段,整合临床各方面管理资源,串连临床各专业的重点关注,集成临床各领域诊疗信息,将感控管理理念和实践植根于临床活动全过程、 全环节和全要素之中。
病历书写
感染诊断标准
样本送检
预防和治疗性用药
第十四页,共24页。
三 、医院感染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基本路径
夯实医院感染管理之整体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基础
透过重大医院感染不良事件及医院感染管理调研结果来看:
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医院感染管理没管理导致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出现问题
更多时候,是医疗机构整体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管理没管好,导致医院感染出现重大疏漏和问题
良好整体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及其效果,是确保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及安全的基础
第十五页,共24页。
三 、医院感染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基本路径
对于规范、标准的执行应是系统、全面、无死角的
规范/标准为机构制定,靠机构整体执行落实
即便是针对特定领域、事项的规范和标准,其执行也不只是所涉及具体部门、专业、群体或个人的责任
规范、标准的执行包括系统地培训、资源配置及制度安排、 过程跟踪指导监督,以及结果评估分析反馈和处理,是涉及管理全流程的系统工程
最大的风险隐患也许因为寓于最基础简单的管理和操作被忽视
规范/标准是用来执行、落实的!
第十六页,共24页。
三 、医院感染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基本路径
实施规范化、标准化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要求(2-1)
显微镜——精细的看
放大镜——全局的看
望远镜——长远的看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日常依法执业行为之中
医疗机构各质量安全管理职能部门日常监管职责及其履行之中
医疗机构整体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实践之中
贴近患者
贴近临床(医疗、医生、医政)、
贴近社会
“三贴近”
“三纳入”
三镜”感控
第十七页,共24页。
实施规范化、标准化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要求(2-2)
三 、医院感染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基本路径
厘清医院感染管理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关系
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不可分割的重要本体构成
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管理题中应有之意,并非是置身之外,仅发挥着重要的支持和保驾护航功能的“保障”因素
只要管医疗质量及安全就必须要关注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控
理顺承担不同医院感染管理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
医疗管理核心职能部门同时具有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医院感染专业管理主体切实履行好“专业” 管理职责
明确临床医务人员是院感管理核心主体及主战部队的定位
明确各医疗管理核心职能部门感控管理主体及监督“双责”
院感结果是执行主体 “干”出来的,不是专业管理部门“看”出来的
第十八页,共24页。
基本路径:
夯实基于
风险识别
及管理的
精准感控
基础
三 、医院感染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基本路径
1
临床个体
感染病例
诊疗的精准化
2
机构整体
感控状态
监测的精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