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关于生活适应课的应用行为分析法 (2).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生活适应课的应用行为分析法 (2).doc

上传人:bkeck 2022/3/13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生活适应课的应用行为分析法 (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应用行为分析法"在生活自理训练中的应用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 刘翠琴
摘要:孤独症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开展及沟通障碍、问题行为异常突出是其孤独症儿童的主要缺陷。,马上给予奖励;假设反响不对或没反响,老师应及时采取合理的方式给予示范或提示帮助,以使学生有正确反响,并进展反复练****促使学生独立掌握,随着学生正确反响的出现或才能的进步,老师逐渐减少对学生的提示,直到无需给予任何提示,学生都能做出正确反响为止.
3.强化:,老师一定要注意运用食物、表情、玩具、褒扬、赞赏等强化物及强化手段,反复训练每个步骤,及时强化学生的正确行为,让学生更愿意配合,更喜欢训练,训练中还应注意变换各种方法进展合理强化,使学生逐渐懂得高级的强化。
4、反复练****反复练****是ABA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因为使用了强化和提示,孩子才愿意反复进展练****因为反复进展练****孩子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的技能。有些从事训练的老师或家长往往容易出现如下的“错误”,就是在孩子对指令只做出一次反响或答复以后,就换做另一个题目了。他们给孩子提示,使孩子“正确"地做出了反响,并没有给孩子时机反复练****重复屡次的练****对孩子掌握技能是特别重要的。在美国ABA老师训练新的技能时一般给孩子10次(包括有提示或不提示)练****的时机。这样可以每天理解有百分之几的反响是正确的,有百分之几的是错的。比方,教孩子认识房间的作用(“我们在厨房里干甚么?"“做饭"),开场教这个工程时,选一个房间练****10次。不过,连续十遍问同样的问题可能没有意思。可以问几次后再问些不同的问题(比方,给他看一个房间或地方的图片,问他
“这是哪里?“),然后再回到目的问题上。只是注意,在问不同问题前的最后一个目的问题的答复必须是没有提示的。
三、应用行为分析法在生活自理训练中的应用
步骤分解和训练方法举例。
1.顺序法。即按照正常操作顺序一步步的完成训练.
例1 刷牙 ①准备好漱口杯和牙刷。②牙膏挤在牙刷上。③先用清水漱口。④把牙刷放进嘴里上下刷动。⑤取出牙刷用清水漱口。⑥把牙刷上残留的牙膏洗干净。⑦ 将漱口杯洗干净。⑧放好漱口杯和牙刷。
例2 穿套衫 ①认识套衫的各部分。②分清套衫的前后面 ③两手抓住衣边 ④把头伸进衣服里,从领口钻出 ⑤左手穿进袖子 ⑥右手穿进袖子 ⑦平整衣服 ⑧翻出里面的衣领.
例3 穿袜子 ①找到袜子 ②取一只袜子,两手翻开袜口。 ③一只脚伸进去,两只手往上拉。④再取另一只袜子,方法同①---—③ 。
2.倒序法。也就是从最后一个动作教起.
例1 穿衣服. ①让儿童把穿到一半的袖子穿上。②让儿童把刚伸进袖口的袖子穿上。 ③帮其穿上一只袖子,让儿童穿另一只.④让儿童把披在身上的衣服穿上。⑤让儿童自己穿衣服。⑥让儿童自己穿衣服、系扣子.
例2 ***服 ①指导者让儿童把脱到肘下的袖子脱掉。②让儿童把脱到肘上的衣服脱掉.③指导者帮其脱掉一只袖子,让儿童脱掉另一只。④帮其解开扣子,让儿童脱掉上衣。⑤让儿童解扣子,并将上衣脱掉.
例3 穿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