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塑料薄膜性能测试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62页
一、塑料材料的预处理
标准环境:GB/T2918-1998:
温度23℃,RH50%,或温度27℃,RH65%,简称“温度23”和“温度27”。如果湿度对所测性能没有影积试样的水蒸气量。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62页
2 基本原理
在规定的温度,相对湿度条件下,试样两侧保持一定的水蒸气压差,测量透过试样的水蒸气量,计算水蒸气透过量和水蒸气透过系数。
3 测试方法
测试塑料薄膜透湿性能的方法有:透湿杯法、快速试验法、电量测量透湿杯法、气动蒸气透湿测定仪法等.最常用的是透湿杯法和快速试验法。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62页
(1) 透湿杯试验法
①测试仪器及试剂:按GBl037—87选用恒温、湿温箱、分析天平;量具、密封蜡和干燥剂,
②试验条件:
条件A,温度38±℃,相对湿度90土2%
条件B:温度23±℃,相对湿度90士2%。
③试验步骤;
(为杯环内径与凹槽宽度之和)的图形试样,要求试样干整、均匀、不得有孔洞、针眼、皱折、划伤等缺陷.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62页
b.将干燥剂放入清洁的杯皿中,其加入量应使干燥剂距试样表面3mm为宜.
,将熔融的密封蜡浇灌在杯子的凹槽中。密封蜡凝固后不允许产生裂纹及气泡.
。
、湿度的恒温,恒湿箱中,16h后从箱中取出,放入处于23士3℃环境下的干燥器中,平衡30min后进行称量
,以后每两次称量的间隔时间为24、48或96h.若试样透湿量过大,亦可对初始平衡时间和称量间隔时间做相应调整.但应控制透湿杯增量不少于5mg.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62页
h.重复g步骤,直到前后两次质量增量相差不大于5%时,方可结束试验.
要求:每次称量时,透湿杯的先后顺序应一致,称量时间不得超过间隔时间的1%,每次称量后应轻微撮动杯子中的干燥剂使其上下混合.而且干燥剂吸湿总增量不得超过10%.
④结果计算:
A、水蒸气透过量,
WVT=(24·△m)/(A·t)
式中 WVT一水蒸气透过量,g/m2·24h
t一质量增量稳定后的两次间隔时间h:
△m—t时间内的质量增量g,
A一试样透水蒸气的面积,m2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62页
B.水蒸气透过系数;
Pv=(△M·d)/(A·t·△P)=×10-9×(WVT·d)/△P
式中 Pv一水蒸气透过系数,g·cm/cm2·S·Pa
WVT一水蒸气透过量,g/m2·24h,
d--试样厚度,cm
△P一试样两侧的水蒸气压差,Pa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62页
(2) 快速试验法
试验原理如图4--3--3所示.用于测定在一定的相对湿度下,试样干燥面的微小变化.
试样下面装上水,使其有一个饱和气压(100%相对湿度),试样夹在透气室上下的中间位置,保持密封状态,整个透气室保持恒温,透气室上半部装有一个探湿头,用干燥空气使上半部干燥.当完全干燥后,关闭进气口和出气口.这时,通过试样的蒸气使探湿头周围的空气相对湿度上升,记录一定的上升时间,可计算出透湿量.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62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62页
4 塑料包装袋的渗漏试验
(1)基本概念
①渗透:渗透是气体或蒸气由于高浓度区域的吸附(或吸入)作用而直接穿过包装材科,通过材料的壁向低浓度方向扩散,然后以低浓度的一面吸收。
②泄漏;泄漏是指气体或蒸气穿过材料或包装容器中有限的间断点,这个间断点可以是薄膜上的一个针孔,也可以是瓶的边缘:或泡罩的底部的一个裂缝,或盖子和瓶颈端部之间的微小裂口,也可能是热封区域两层之间微小的毛孔.泄漏速度取决于裂口尺寸与泄漏分子尺寸的比值,取决于封合系统的局部压力和总压力。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62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62页
由于试样在加热和降温时收缩膨胀,所以试样的环境温度对泄漏速度有明显的影响.大多数密封容器不只由一种材料组成,很难保证它们具有同样的热膨胀系数。因此,周围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封合物可能频繁地被疏松或紧缩,泄漏可能出现在瓶颈端部和有衬垫的塑料封合物之间(如图a,b所示),也可能出现在瓶口和无盏垫封合物之间(如图c所示),或出现在有皱纹或不完善的热封区域(如图d所示).
为了减少泄漏,可改变无盖热封合物的几何设计或有盖垫封合增加盖垫的厚度,减少封合物与容器接触部分的裂缝.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62页
为了减少热封区域的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