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20年安徽省宿州市历史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 和工业陌”的土地变革极为不满;宋代王安石、朱熹等人主张 “复古井田制,田尽归官”;近代孙中山曾多次给予井田制高度的评价。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保护田庄经济
发展商品经济
维护封建统治
限制土地兼并
【答案】D
【解析】
在井田制之下每家农民必须先耕种公田,然后才可以耕种自家私田。由于每家拥有同等数量的私田,所以 过着没有贫富分化的生活,也可以限制土地兼并,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田庄经济是封建土地度的产 物而和井田制无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对田地的重视是发展农业经济而非商品经济,选项B不符 合题意,排除;孙中山是反对封建统治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限制土地兼并问题是一老的历史问题,而井田制则可以很好的 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孙中山的活动
筹划黄花岗起义
建立兴中会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颁布《临时约法》
②①③④
③②①④
①②③④
②①④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
1911年4月之前筹划黄花岗起义;1894年建立兴中会;1912年1月1日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 年3月颁布《临时约法》,故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②①③④,故BCD三项排除,A项正确。
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对于日寇对我国的领土侵略和内政干涉,表示激烈的反抗”,号召大家团结 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 统一的国防政府"。这反映了
日本全面侵华导致了民族危机加深
国共两党有合作抗日的意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初步奠定
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宣言为1935年的《八一宣言》,在该宣言中,中共号召国民政府停止内 战、一致抗日,这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础,故选C。日本全面侵华是在1937年,排 除A;材料并未提及国民党对抗日的态度,排除B;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是在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 结束时,排除D。
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 它走到前面传递并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开始于
18世纪晚期
19世纪初期
19世纪中期
20世纪末期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丹皮尔认为在新的科学时代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相结合,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特点之一,所以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应该是始于19世纪中期,故选C项;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初期正 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还没有''走到前面”,故排除AB项;20世纪末期不符合"始于”的设 问,故排除D项。
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 “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 这一变化说明
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 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变化直接反应的是观念的变化,而观念属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变化源于经济 基础,所以A正确;B传统社会结构解体,错误;C平等观念深入人心错误;D不是外部原因的结果。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影响
商周时期,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春秋战国时期,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导致这 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与牛耕的使用与推广,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从根本上促进了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产生,故D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是推动小农经济形成,是政策性原因,不是根本原 因,A错误。封建私有制的确立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土地私有制是生产关 系的一环,不是小农经济形成的根本原因,
B错误。农民积极性提高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是次要原因, 故排除c
【点睛】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