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力资源论文___这专业论文,Q;1-64-515-6-97 写手-保过关。    
    能否发挥企业人才群体在经济活动中的最大潜在智力因素,在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中直接开发利用本企业的潜在人才资源,决定着企业能否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人才潜力是企业的最大的财富。
一、潜在人才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亘要性
    所谓人才,泛指那些德才兼备或具有某项专长和特殊才能的人,人才有&ldQ-:16-45-156-97uo;潜&rdQ-:16-45-156-97uo;、&lsQ-:16-45-156-97uo;显&rdQ-:16-45-156-97uo;之分。潜人才是指那些有创造潜能,有天赋,但没有机会得以发挥的人。或者说潜人才是有才能但还没有被人们发现的人,企业中的潜人才是极为宝贵的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一个企业的兴衰与成败除了受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外,同时也取决于企业员工的素质的高低。特别是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企业的竞争,从现象上看是产品的竞争,从本质上来说是人才的竟争。潜在人才的开发是企业寻求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最省力、最见效的&ldQ-:16-45-156-97uo;
挖金活动&rdQ-:16-45-156-97uo;,潜在人才是企业蕴藏的最宝贵的财富,他们就象埋在土里的金子,一旦被发掘出来,立刻就显示出自身的价值,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必定把着眼点放在挖掘企业内部人才潜力上,只有惜才、识才、容才、爱才、用才,才有可能聚才,一个重视人才的企业,才能形成一个高效的人才群体,只有及时发现,合理开发,企业的潜在人才,才有可能把潜在人才变成现实的智力资源,从而转化成物质财富。
二、影响潜人才转化为显人才的客观原因
    影响潜人才向显人才转化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传统的思维模式淹没了潜人才的创造欲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信奉&ldQ-:16-45-156-97uo;出头的椽子先烂&rdQ-:16-45-156-97uo;,&ldQ-:16-45-156-97uo;枪打出头鸟&rdQ-:16-45-156-97uo;的处事哲学,遵循这样一条古训,谁也不当出头之鸟,实际上,并不是真心不想当,而是怕挨打才不出头。因此,在使用人才的间题上,企业的领导干部应该把眼睛擦的亮一点,及时发现并肯定那些有能力又肯干的人,保护、支持、鼓励出头之鸟。应当树立这样一种观念:
无功便是过,只有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才能够使更多的潜人才展示出自己的才华,企业也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激流涌进。
2、计划经济体制约束了潜人才的创造欲
    
    
    过去,我们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对人才的使用,用人单位和被用者往往是一厢情愿,人才对于自己向往的专业只能是单相思,在实际工作中,过分强调个人服从工作上的需要。任何时候,任何人也不可能达到你想干啥就干啥的目的,但是,让每个人尽可能的去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还是可以做到的,那样不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是有利的。
3、论资排辈思想压制了人才的出现
    在用人问题上,论资排辈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把职务当成待遇,这是一种误解。职务和责任是分不开的,职务越高责任越大,提职晋级,主要凭能力,看胜不胜任,而不是论资排辈按大小个来站队。如果错用一个不胜任的人,就会耽误一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