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金匮要略》背诵条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27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匮要略》背诵条文.docx

上传人:dlmus1 2022/3/14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匮要略》背诵条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金匮要略》重要条文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地黄汤主之。【05】
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6)
百合病,渴不差者,用后方主之。(瓜萎牡蛎散)(7)
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8)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逐主之。(10)
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11)蚀于肛者,雄黄熏之。(12)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13)
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14)
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15)虐病脉证并治第四
师曰:虐脉白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1)
病虐以月一日发,当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瘙痕,名曰虐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2)(虐母:即虐病经久不愈,虐邪假血依痰,痞结胁下之瘙块。)
温虐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4)
虐多寒者,名曰牡虐,蜀漆散主之。(5)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1】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02】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人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4】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08】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10】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困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白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1】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芷桂枝五物汤主之。【02】
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03】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一作目眶痛),发落,脉极虚克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克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08】
虚劳里急,悸,虬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13】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芷建中汤主之。【14】(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芷一两半,,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15】
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祯丸主之。【16】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17】
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虫丸主之。【18】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肺痿
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
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01】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05】
咳嗽上气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3】
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4】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06】
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07】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8】
脉沉者,泽漆汤主之。【9】
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10】
肺痈,喘不得卧,草苗大枣泻肺汤主之。(11)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喝,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13】
桔梗汤主之。(12)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14】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2】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