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宇宙物理与宇宙学.ppt

格式:ppt   大小:3,755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宇宙物理与宇宙学.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3/14 文件大小:3.6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宇宙物理与宇宙学.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宇宙物理与宇宙学
现在学****的是第1页,共24页
现在学****的是第2页,共24页
23-1 宇宙概貌*
23-2 宇宙天体运动规律*
23-3 哈勃定律和宇宙膨胀*
第二十三章 天体物理与宇宙学
23-4 宇宙大爆除了以太绝对空间,仅适用于惯性系,而自然界不存在严格惯性系,实际参照系都是非惯性系。爱因斯坦认为非惯性系与惯性系应处同等地位,应同样有效描述物理定理。
现在学****的是第13页,共24页
狭义相对论否定物质、能量以无限速度传递,电磁场理论与之符合,牛顿引力理论带有超距作用的烙印。爱因斯坦认为应以引力场理论代替牛顿引力理论,类似于电磁场建立引力场方程,从实验探测引力波存在。其发现在狭义相对论基础上无法建立引力场理论。
广义相对论解决了上述两问题:狭义相对论指出时空的内在联系,但未表明时空与物质的联系。将相对性原理推广到一切参照系,把引力同时空的几何性质联系起来,物质、引力场和时空三者联结为一整体,建立了新引力理论。
现在学****的是第14页,共24页
一、哈勃定律(Hubble law):
哈勃常数:H0= 厘米·(秒·秒差距)-1
星系谱线红移
星系相互退行
过去靠得更近
宇宙开端奇点
二、宇宙膨胀
宇宙(universe)由某个更小、更密的状态-奇异态变化而来。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发现遥远恒星发出的光谱线普遍存在“红移”现象。
Edwin Hubble
1889-1953
23-3 哈勃定律和宇宙膨胀*
现在学****的是第15页,共24页
大爆炸理论证据:
1) 宇宙膨胀
2)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3) 化学元素的相对丰度
预言大爆炸初期留存的氢氦丰度与测量结果吻合。
1965年美国天文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宇宙空间均匀分布温度3K的热辐射,为大爆炸辐射残留。
1978 Nobel Prize in Physics
Robert W. Wilson
1936-
Arno Allan Penzias
1933-
23-4 宇宙大爆炸模型*
现在学****的是第16页,共24页
一、宇宙大爆炸(The Big Bang)模型:
在约150-200亿年前,宇宙是从一个高温高密度的奇异态,开始爆炸,膨胀之后渐渐冷却,形成星系。膨胀是发生在每一处。
演化模型
奇点
粒子形成
原子形成
星系形成
宇宙透明
恒星形成
行星形成
古生代
0
10-44秒
智慧人
3分
3105年
109年
4109年
5109年
1010年
2  1010年
1948年伽莫夫首先提出了大爆炸宇宙说 (bigbang cosmology) 。
George Gamov
1904-1968
现在学****的是第17页,共24页
二、暴胀(inflaionary universe)时的宇宙
暴胀机制:宇宙在10-35 秒时发生相变,放出巨量的“潜热”,造成宇宙暴胀。
假设:宇宙在10-35 s至10-33 s之间发生暴胀。在此期间,宇宙的直径大约由10-26 m暴增1050倍,至1024 m (~30 Mpc) 。在10-33 s时,暴胀终止,膨胀速率变得与标准模型相同。
现在学****的是第18页,共24页
三、恒星和星系的形成
星云聚为恒星的过程可分为快收缩阶段和慢收缩阶段。前者历经几十万年,后者历经数千万年。星云快收缩后半径仅为原来的百分之一,平均密度提高1亿亿倍,最后形成一个“星胚”。这是一个又浓又黑的云团,中心为一密集核。此后进入慢收缩,也叫原恒星阶段。这时星胚温度不断升高,温度升高到一定的程度就要闪烁发光,以示其存在,并步入恒星的幼年阶段。但这时恒星尚不稳定,仍被弥漫的星云物质所包围着,并向外界抛射物质。
星系是由大星云收缩形成的
现在学****的是第19页,共24页
23-5 超新星*
质量相当于太阳质量的8~20倍的恒星,由于质量的巨大,在它们演化的后期,星核和星壳彻底分离的时候,往往要伴随着一次超级规模的大爆炸。这种爆炸就是超新星爆发。
现在学****的是第20页,共24页
23-6 致密星*
一、白矮星(White Dwarf):一种低光度、高密度、高温度的恒星。
形成:核反应停止后,主要靠电子简并压的梯度与引力平衡达到的一种稳定结构,在其内部,高温使原子失去电子,裸原子核挤在一起造成了高密度。
现在学****的是第21页,共24页
特点:
光度低,不易发现;
有效温度介于5500-40000 K;
大多呈白色,少数呈黄色甚至红色;
质量越大,半径越小,质量于太阳差
不多,大小于地球相仿
平均密度:105-108 g/cm3。
钱德拉塞卡极限:
1933年印度Ch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