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经典诵读课程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典诵读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brozn 2022/3/14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典诵读课程标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玉门街小学校本课程
经典诵读课程标准
(试用稿)
前 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阅读和诗文相关的小故事、书籍,进步学习经典传统文化的才能。
3、激发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通过诵读古诗文,净化心灵,修身养性,从中受到启迪和鼓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章 课程的施行建议
一、课程资源
1、诵读的课程资源包括如今正在使用的课堂教学资源及课外学习资源。如:《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配套的讲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影视、播送、网络、赛诗会、图书馆、宣传栏等等。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都可成为经典诵读的课程资源。
2、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校的特点,结合本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开发潜在资源。如结合学校的文化艺术节、经典诵读擂台赛、国旗下讲话、社团活动等活动,开发课程资源.
3、结合重大节假日及校外的活动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如结合重阳节、中秋节、元宵节、春节等传统节日,给学生创造经典诵读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动,通过多种途径进步学生的经典诵读兴趣。
二、教学建议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老师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2、合理安排经典诵读课程的教学时间.
(1)老师利用每周经典诵读课的时间,为学生讲解诵读内容、指导诵读方法,倡导学生课外练习诵读。
(2)利用每日上课前的时间,采用老师带读、学生齐读、学生领读、自由对读、自主诵读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吟诵。
3、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那么:
模糊性原那么:在诵读中不求甚解,只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可以积累一定的经典篇章。
差异性原那么:整体推进,但允许学生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分层次、有区别要求。
自主性原那么:鼓励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鼓励。
鼓励性原那么:评比学生诵读经典,以褒扬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
循序渐进原那么:诵读内容由浅入深,篇幅由短而长,.
4、经典诵读力求做到五个结合:
.
、范读作用.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也可以邀请家长参和,一进步学生的诵读兴趣.
评比和鼓励相结合。在评价中,多用鼓励性、鼓励性的评价语,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热爱.
课内学习和课外拓展相结合。将诵读活动和重大节日、季节气候、纪念日等相结合,以拓展诵读的内容。
5、经典诵读课程施行措施:
(1)创设经典诵读活动气氛。结合学校读书节、艺术节、班级文化建立等活动,通过校园播送、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对经典诵读的活动意义、诵读内容等进展多方位宣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经典的熏陶和感染。
(2),而且要在每节课开场的前几分钟,指导、催促学生诵读、
(3)把握“三位一体”,老师全程参和,,并充分利用时间多接触优秀经典诗文,、参和社会生活中经典诵读相关活动,让经典诵读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三、评价建议
课程评价:
经典诵读课程《尚学路上》是国家课程的根底上,,有创造性地开发课程内容。
1、经典诵读课程应选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选择适宜全体学生的诵读内容。
2、课程内容可以成为老师不断开发研究诵读课程的载体,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有创造性地开展诵读活动。
3、加强学生诵读过程性的评价,促进学生诵读兴趣和诵读才能的提升。
评价内容:
经典诵读不仅要关注学生诵读所到达的程度,更要关注课堂本身有没有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整体着眼于学生的开展,促进学生诵读程度的提升.
1、老师应结合本学段诵读的课程内容,有方案地安排教学内容,适当推荐选读诵内容。
2、语文老师和配班老师应该一起商讨制订班级诵读方案,落实好诵读课程的教学整体性。
3、老师要提早制订诵读课程的导学案,结合班级实际开展诵读活动。
4、在诵读过程中,学生诵读程度要有所提升,并保持深沉的兴趣,以便积累更多的诵读内容.
评价标准:
经典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