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985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课件.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3/14 文件大小:9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课件
现在学****的是第1页,共25页
本次讲课主要内容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定义和诊断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相关概念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处理
现在学****前,其中一份血标本来自经皮穿刺)。如果穿刺部位有局部感染表现,应同时留取局部分泌物做病原学培养以及革兰氏染色。
现在学****的是第14页,共25页
导管相关感染的处理
中心静脉导管:此类导管是导管相关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源。在临床出现导管相关感染表现的早期,通常难以获得即时的病原学证据。因此,大多数情况需要医生根据临床经验和有关感染流行病学资料做出判断。 有研究显示,仅根据临床症状判断导管相关感染时,拔除的导管约四分之三被证实是无菌的;对于那些没有血流动力学障碍、没有导管穿刺部位的感染并且尚无确切菌血症证据的患者,比较立即拔除导管和在严密观察条件下保留导管的两种处理方案。
现在学****的是第15页,共25页
导管相关感染的处理
在仅出现发热,不合并低血压或脏器功能衰竭时,可以选择保留导管或原位使用导丝更换导管,而不必常规拔除导管。无论选择以上何种措施,均应留取两份血液样本进行定量或半定量培养(一份来自导管内、一份来自外周静脉血),以便提高确诊率。当保留导管的患者出现难以解释的持续性发热或怀疑导管相关感染,即使血培养阴性也应该拔除导管。
现在学****的是第16页,共25页
导管相关感染的处理
如果患者合并严重疾病状态(如低血压、低灌注状态和脏器功能不全等),或者在导管穿刺部位出现红肿化脓等表现,或者出现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应该拔除导管。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穿刺部位感染都导致导管相关感染,但明确增加了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性。
现在学****的是第17页,共25页
导管相关感染的处理
虽然葡萄球菌是导致导管相关感染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但是仍然有大量其他种类的致病微生物如:革兰氏阴性杆菌、分枝杆菌、真菌等能够导致导管源性感染,因此我们应该对这些微生物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革兰阴性杆菌导致的导管相关菌血症,研究显示保留导管更易出现菌血症的复发,而在感染后立即拔除导管则能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现在学****的是第18页,共25页
导管相关感染的处理
念珠菌血症在血行感染中所占的比例呈明显增加趋势。多项研究显示,念珠菌血症时保留感染的导管会显著增加持续菌血症的几率以及病死率;立即拔除导管可提高抗真菌治疗的效果,缩短念珠菌血症的时间,并降低病死率。因此当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出现念珠菌血症时应立即拔除导管,同时进行导管尖端与血液样本的定量或半定量培养。
现在学****的是第19页,共25页
导管相关感染的处理
抗生素治疗 一旦怀疑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无论是否拔除导管,除单纯静脉炎外均应采集血标本,并立即进行抗生素治疗。
一旦诊断为念珠菌性导管相关感染,应立即拔除导管,而且均应进行抗真菌治疗。有研究显示在抗生素应用前拔除导管,可缩短抗真菌治疗的疗程。另有研究显示,导管引发的念珠菌血症,若仅拔除了导管,而没有进行全身性抗真菌治疗,有导致真菌性眼内感染的可能。
现在学****的是第20页,共25页
导管相关感染的处理
对于有微生物学证实的念珠菌感染,应结合药敏结果调整抗真菌药物。抗生素疗程至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和最后一次血培养阴性后2周。 目前缺乏关于评估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后抗生素选择和疗程的研究。根据患者感染严重程度,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必要时联合治疗,一般拔除导管后抗感染治疗10~14 d。
现在学****的是第21页,共25页
CRBSI严重并发症的处理
感染性心内膜炎:导管内定植细菌是导致院内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原因,葡萄球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近年来真菌性心内膜炎有增加的趋势。当发生持续的细菌血症或真菌血症时,应去除导管或植入装置,对于存在组织低灌注、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尤为重要。留置血管内导管的患者,若表现较长时间的低热,或出现心脏杂音、贫血、脾大、蛋白尿或镜下血尿,应高度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积极行血培养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并且抗生素药物治疗应大于4周。如为真菌性心内膜炎,抗生素药物疗程不低于6周,必要时需外科手术治疗。
现在学****的是第22页,共25页
CRBSI严重并发症的处理
: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是中心静脉或动脉长期置管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表现为导管拔除后仍有全身性感染的表现,而且反复血培养阳性。由于血管内血栓与管腔内感染灶在导管拔除之前可能保持完整状态,在拔管之后可能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若继发于周围静脉,则可能有周围静脉受累的表现,如局部硬结、可触及的条索状改变;外周动脉置管导致的感染性血栓可表现为血栓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