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心脏视诊触诊诊断学查体.ppt

格式:ppt   大小:6,621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脏视诊触诊诊断学查体.ppt

上传人:石角利妹 2022/3/14 文件大小:6.4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脏视诊触诊诊断学查体.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脏视诊触诊诊断学查体
现在学****的是第1页,共38页
【掌握】
1.S1与S2产生的机理,鉴别要点 ,增强、减弱的临床意义
2.心脏杂音听诊要点,并能辨别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
3.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熟悉】
1.心脏各种震颤的临 (apical impulse)
概念 主要由于心室收缩时心脏摆动,心尖向前冲击胸壁在相应部位形成。
正常人心尖搏动:位置 ~ 范围 ~
现在学****的是第13页,共38页
现在学****的是第14页,共38页
视诊
1、心尖搏动移位
生理性因素
体位: 仰卧位略向上移位, ~, ~
体型: 肥胖、小儿、妊娠向上外移位, 瘦长体型向内下移位
现在学****的是第15页,共38页
视诊
病理性因素
①心脏本身的因素
*左心室增大: 向左下移位,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右心室增大: 向左甚至略向上移位,见于二尖瓣狭窄
*左、右心室均增大:向左下移位,但心脏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先天性右位心:位于右侧相应位置
现在学****的是第16页,共38页
现在学****的是第17页,共38页
现在学****的是第18页,共38页
视诊
②心脏以外的因素
*纵隔移位 纵隔向患侧移位,心尖搏动向患侧移位,见于一侧胸膜粘连、肥厚或肺不张 。
纵隔向健侧移位,心尖搏动向健侧移位,见于一侧胸腔积液或气胸。
现在学****的是第19页,共38页
视诊
*横膈移位 横膈抬高可使心脏横位,心尖搏动向外移位见于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
横膈下移可使心脏垂位,心尖搏动向内下移位见于严重肺气肿
现在学****的是第20页,共38页

①胸壁厚,乳房垂,肋间隙窄 减弱
②胸壁薄,肋间隙宽,运动,激动 增强
①高热,贫血,甲亢,心肌肥厚 增强
②扩张心肌病,AMI,心包积液
⑴生理
⑵病理
减弱
现在学****的是第21页,共38页
视诊

生理情况 胸壁肥厚、乳房下垂或肋间隙狭窄:心尖搏动减弱搏动范围缩小。胸壁薄、肋间隙增宽:心尖搏动增强搏动范围扩大
病理情况
现在学****的是第22页,共38页
视诊
*心脏本身因素 心尖搏动增强见于心肌收缩力增强如高热、严重贫血、甲亢或左心室肥厚。心尖搏动减弱见于心肌收缩力减弱及
其他因素 如心包积液。
*心脏以外的因素 如肺气肿,胸腔积液、积气
(inward impuse)
①粘连性心包炎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
②重度右室肥大。
现在学****的是第23页,共38页
现在学****的是第24页,共38页
现在学****的是第25页,共38页
视诊
三、心前区搏动
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 见于右心室肥大
剑突下搏动 :见于右心室肥大、腹主动脉搏动。两者鉴别方法:①深吸气 ②手指平放
心底部搏动 肺动脉区收缩期搏动多见于肺动脉扩张或肺动脉高压
主动脉区收缩期搏动:多见于主动脉弓动脉瘤或升主动脉扩张
现在学****的是第26页,共38页
现在学****的是第27页,共38页
现在学****的是第28页,共38页
触诊
1、方法 检查者先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置于胸前区,然后逐渐缩小到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及环指指腹并拢同时触诊,必要时也可单指指腹触诊。
现在学****的是第29页,共38页
现在学****的是第30页,共38页
现在学****的是第31页,共38页
现在学****的是第32页,共38页
触诊
2、内容 (1)心尖搏动及心前区隆起
(2)震颤(thrill)
(3)心包摩擦感(sense of pericardial friction)
现在学****的是第33页,共38页
现在学****的是第34页,共38页
触诊
(1)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
心尖区抬举性搏动(heaving apex impulse)
为左心室肥厚体征
胸骨左下缘收缩期抬举性搏动为右心室
肥厚的可靠指征
(2)震颤
定义 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感,与
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
现在学****的是第35页,共38页
现在学****的是第36页,共38页
震颤
机制:
血液 狭窄口径或异常方向流动 涡流
瓣膜、血管壁或心腔壁震动 胸壁
注意:部位、时期
临床意义:器质性心脏病
①先天性心血管病
②狭窄性瓣膜病
③严重关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