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范文范例参考指导
word格式整理
工程名称
编号
HNT
交底日期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地下室
交底摘要
混凝土工程
页数
共7页
一、
四、配合比设计
主控项目
1、 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 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配合比设计资料。
一般项目
2、 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 始生产时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检验方法:检查开盘鉴定资料和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3、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 比。
范文范例参考指导
word格式整理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含水率测试结果和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五、混凝土施工
主控项目
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 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拌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 次;
(4) 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 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 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
3、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表“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
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水泥、掺合料
± 2%
粗、骨料
± 3%
水、外加剂
± 2%
注:1、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
2、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 料的用量。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复称。
4、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 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 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一般项目
5、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 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6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 技术方案进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7、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