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城子小学 宣海阔
自从学校号召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来,《纲要》的制定关乎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城子小学 宣海阔
自从学校号召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来,《纲要》的制定关乎民族兴隆、人民福祉、和国家将来,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程度的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通读《纲要》全文后深受鼓舞,感受、感触颇深。
作为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对我国根底教育教学也有点滴考虑,详细来说,目前我国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体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育理念陈旧,对师、生的评价标准有偏向,考核方式不够科学,学生创造性思维缺乏、创造力差,综合素质不高,文艺素养不佳。现结合《纲要》的精神,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发表我个人3点浅薄的看法。
首先,我们应该要明确承受教育的意义和学校的培养目的,由此转变对学生和老师的评价理念和方式。承受教育由校园走向社会的人应该是有实际工作才能、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的人,而不是只会应付考试,而为人处事才能一般甚至很差的人!因此必须转变对学生和老师的评价理念和方式!详细来讲,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和差不能仅仅根据考试成绩(虽然我们目前也有所谓的“德、智、体、美、劳”的一套评价体系,但众所周知,这一套已完全流于形式!现实是根本只看成绩。),而且要看这个学生的平时作业、考勤、答复以下问题情况、社会诚信记录、志愿效劳情况、人际关系、身体、心理安康状况、特殊才艺、创造力、科技创造等。相应地,对老师的评价不仅要看其班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优秀学生比率、学生成绩进步程度等,还要看其教学、科研论文、成就、志愿效劳、社会诚信、身心安康状况、综合素质等,这样评出来的学生和老师才是真正的优秀人才,而不仅仅是只会考试的机器和只会制造考试机器的机器!
其次,学生所有素质的培养中,理论才能和创造才能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和才能的培养尤其重要!这是整个民族竞争力的核心部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了,我国至今尚未培养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是我国教育和科研的悲哀!虽然是否获得诺贝尔奖不是评价一个国家教育和科研程度的最重要标准,但这毕竟暴露了我国教育和科研的很多弊端!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才能,就必须大大改进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方面面。特别是教学方法,必须大力改进!抛弃以前的填鸭式教学和其他死板教学形式,大力推行启发式、互动式、愉快式教学,以真正翻开学生思维;另外,多开展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在第二课堂中,设立培养学生动手才能的理论小组、科技创造小组等,并在场地、设施、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形成一种制度,使培养学生动手才能、、轻松、和谐、安康的环境条件下成长为具有创造性灵敏思维、安康的身心、良好的修养的人才。
再者,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培养的学生除了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创造力外,还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素质的培养:A: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知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