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感悟历史着眼未来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3页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
一方面,人类的力量日益强大,目光已投向浩翰的宇宙;另一方面,人类自身却似乎日益脆弱,面对环境恶化、疾病蔓延、恐怖主义等种封建幕府制度束缚;而中国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3页
工业化进程,也改变了英国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时间第一次被精确到以秒为单位,而火车和汽船则开始代替马车和帆船。1814年,世界上第一个蒸汽火车头在英国诞生;1830年,蒸汽机车开始在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铁路上奔跑; 到 1851年, 英国已经拥有22个铁路网络, 铁路总长度约13000公里,相当于今天中国6条京广铁路。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3页
一、历史回眸
3、思想文化的深远影响
认识到自
己是人!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789年8月,法国
大革命的纲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正式通过。
1804年12月2日,巴黎圣母院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加冕
典礼,拿破仑·波拿巴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3页
在法兰西思想与精神的圣地先贤祠,正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 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历史人物,其中只有11名政治家,其余大多是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多少年来,法兰西共和国一直以其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其根源也许就在于此。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3页
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他们的名字,同样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强国之路上。
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3页
一、历史回眸
4、国家推动经济的巨大成就
打开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无疑是后发国家走上强盛之路的开端。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3页
一、历史回眸
4、国家推动经济的巨大成就
“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是一个遥远的将来,或什么抽象的幻影,……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4、国家推动经济的巨大成就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3页
在20世纪中叶的万里晴空之下,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隔洋相望,共同主导了世界未来几十年的走向。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3页
苏联的迅速崛起是20世纪引人注目的大事。作为一次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它的经验和教训,都成为人类发展的宝贵财富。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3页
今天任何一个大国都不应该再试图建立殖民统治
于是,战争,大国之间的战争,似乎成为历史上打破和重建世界格局的必由之路。
二、历史教训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3页
学者们喜欢用这样的语言来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3页
1、科技创新能力
如果说,六十年前的大国多以军事力量作为崛起的杠杆,那么,今天则是以综合国力作为崛起的标志。就像马克思所说得那样,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三、未来之路
如果说,六十年前的霸权国家想要的是帝国,那么,今天的大国所要的则是市场。而占领市场的秘诀就是拥有这个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力,那就是科技创新的能力。
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33页
1、科技创新能力
五个月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这台重达 30吨、占地160平方米的计算机,实际功能还不如今天的一些袖珍计算器,但它的诞生,却象征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来临,美国率先占领了信息时代的制高点。这是美国在 20世纪后期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超级大国的重要原因。今天,它在科研和开发上的投入仍居世界首位,相当于其他最富裕的西方七国的总和。
三、未来之路
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3页
2、良好的教育体系
三、未来之路
德国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英国,但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凭借这一资源,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33页
2、良好的教育体系
三、未来之路
1776年7月4日,13个英属殖民地联合签署了《独立宣言》,宣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