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艾滋病的中医治疗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从病毒感染到艾滋病的晚期可分为几个阶段,为了便于临床掌握,本方案中将其分为三期。
艾滋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卫外防御体系对入侵邪毒必然进行 肺肾缺乏
主症: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干咳少痰,痰稠粘难咳出,乏力。
次证:口干咽燥,午后或夜间发热,或骨蒸潮热,心烦少寐,颧红,尿黄,或面色白、气短心悸,头晕,咳嗽无力、咳痰困难或挟血丝,或恶风、多汗,皮肤受风后起痒疹、如粟粒或成片状。
舌脉:舌质干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补肺益气滋肾养阴
方药: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加减
组成:人参 麦冬五味子 熟地 百合 甘草 生地 贝母 白芍 元参 桔梗
中成药:生脉饮口服液或胶囊、养阴清肺丸
艾滋病呼吸系统时机性感染〔包括PCP〕之后期可参考此型论治。
邪毒壅滞
主症:乏力气短,躯干或四肢有固定痛处或肿块,甚至肌肤甲错,面色萎黄或黯黑。
次症:口干不欲饮,午后或夜间发热,或自感身体某局部发热,或热势时高时低,遇劳而复发或加重,自汗,易感冒,食少便溏,或肢体麻木,甚至偏瘫,或脱发。
舌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解毒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组成:黄芪 桃仁红花 当归 生地黄 川芎 赤芍 牛膝 桔梗 枳壳 甘草 人参 橘皮 升麻 柴胡 白术
中成药:血府逐瘀口服液或胶囊、补中益气丸
艾滋病见周围神经炎、带状疱疹后遗症、脂溢性皮炎等可参考此型论治。
湿毒蕴结
主症:疱疹,口疮,不易愈合。
次症:皮肤瘙痒或糜烂、溃疡,或小水泡、疼痛、灼热,或发于面部躯干,或发于口角、二阴,口苦,心烦易怒。
舌脉:苔腻质红,脉滑数。
治法:清肝泻火 利湿解毒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组成:龙胆草 黄芩 栀子 泽泻 车前子 当归 生地黄 柴胡 生甘草 白藓皮 地肤子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皮肤病血毒丸或防风通圣丸,冰硼散、锡类散、湿毒膏外涂患处
艾滋病见带状疱疹、单纯性疱疹、脓疱疮、脂溢性皮炎、药疹等可参考此型论治。
瘀血内停
主症:瘰疬肿块,抑郁寡欢,病情常随情绪而变化,善太息,按之不痛或轻痛,胸胁胀满。
次症:梅核气,或大便不爽,妇女可见月经不畅或痛经或兼血块。
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利气化痰 解毒散结
方药:消瘰丸合逍遥丸加减
组成:海藻 昆布牡蛎 玄参 半夏 陈皮 连翘 贝母 川芎 茯苓 桔梗 当归 柴胡 白术 芍药
中成药:内消瘰疠丸、牛黄解毒片
艾滋病出现的卡波西肉瘤,或淋巴瘤紫色丘疹和结节,或颈部淋巴结核等可参考此型论治。
湿邪阻滞
主症:腹泻便溏,脘闷食少。
次症:大便如稀水,间歇发作,或持续不断而迁延难愈;或泄泻清稀,甚那么如水,腹痛肠鸣,恶寒发热,泻下急迫;或腹痛,大便不爽,粪色黄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或泻下粪臭如败卵,得泻而痛减,伴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或大便时溏时泻,时发时止,日久不愈,水谷不化,稍进油腻等难消之物或凉食那么发,食少腹胀,面色萎黄;或五更泄泻,甚那么滑泄不禁,迁延反复,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腹痛绵绵,下腹坠胀,脱肛;或恶心、呕吐、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