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东北净慧法师随缘问答录续1-26.doc

格式:doc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东北净慧法师随缘问答录续1-26.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10/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东北净慧法师随缘问答录续1-26.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净慧法师随缘问答录续】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一】
智慈问:依佛法义理,您如何评判历史长篇小说《西游记》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净慧法师答:若正确认知这部文学史书,首先把握住“三定”主线,容易理解通篇内容。一是定位;佛法展示为小乘教;即降妖除魔,不分三乘。二是定调;佛学常识文学化;即故事离奇,情节荒诞。三是定向;佛教人物艺术化;即个性夸张,共性因果。
其次,抓住主要人物特点,容易界定表现形象。一是唐玄奘,僧相庄严,志愿坚固;但智慧不足,有时善恶不分。二是孙悟空,离欲则刚,无贪自在;但顽****难除,所想变幻莫测。三是猪八戒,内贪外愚,心无大志;但人兽各半,喜财***安逸。四是沙和尚,忠厚老实,勤恳无怨;但心智愚顿,行事难以周全。五是白龙马,艰辛负重,洗心革面;但恶行虽改,畜生身不得脱离。
再次,全面认知事物,容易辨明因缘变化规律。一是开始;因缘复杂万端,各表背景特征。二是过程;妖魔鬼怪作乱,主人有失察之责,各有命运不同。三是结局;根据所扮角色与善恶付出各有报应,各得其所,赏罚分明。
最后,须知本是文人戏论世间佛法,容易确认真伪义理。一是大众所接受的文化趣味,不是真实的僧人戒修梵行。二是大众所闻知的人间哲理,不是佛教教义法理真谛。三是大众所见知的人事曲折,不是真实又借真实之名。
如是认知是尊重人间佛教文化现象,与戏谑佛教历史人物是两码事。有识之士提醒,不要戏谑佛教历史人物,如歌曲《法海,你不懂爱》等。既是尊重佛教信众情感,又是喝止戏谑现象泛滥,还是教诫各人免召因果。
二零一三年清明节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二】
有人问:如何认知不同人的因缘善根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无始劫来,各人造作所形成业的业****不同,产生当世对佛法因缘善根的不同;又因共业同****的不同,产生当世不同人群的不同因缘善根。众生***,在生灭法则自然运转中,善恶业****不失,因缘和合时,根芽自然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但在失去自然运转的状态下,有时会失去对佛法的因缘善根,形成断灭;也可能超出生灭法则而进入变易法则,解脱自在。法则为何会失去自然运转常态,根源有二种;一是个人造作大恶极恶重业;即当世遇恶因缘,造作十不善业至无恶不作,造作五逆重罪及伤人慧命,毁谤佛法僧三宝与违犯重戒等;除受常态地狱惩罚外,有的还震碎魂魄,为渐入器世间。二是个人造作大善极善重业;即常作十善业,依法持戒修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等;除超出***证声闻缘觉道果外,有的还出离世间入菩萨品位。
因缘善根,对于不同人也不相同;有的人无因缘,也无善根;有的人具因缘,可无善根;有的人具善根,可无因缘;有的人具因缘,又具善根;有的人具大因缘,又具大善根;皆缘于各人往昔世所种福田与慧田,以及今世发心与行作。佛法的存在,对于一切众生,不管你能与不能见闻觉知,都在你身心内外发挥着作用,掌控着一切福祸造作及生命现象;若随顺善法因缘,广种菩提善根,则依自然法又超自然法,依因缘法又超因缘法,解脱于根尘绑缚,于诸佛净土无为自在乃至成就佛道;若随顺恶法因缘,自毁菩提善根,则依自然法阶段生灭,依因缘法***,于三界二十五有中不停的改头换面应受。
佛教于世间,如同一座至高无上的大山妙峰,真实存在无限秀美风光。无因缘也无善根的人,身住边地,信息闭塞,对大山妙峰的无限秀美风光无见无闻无知,嬉戏于三界火宅,迷恋色声香味触法诸尘中。具因缘可无善根的人,身住边地,信息灵通,对大山妙峰的无限秀美风光有所听闻;但身不自在,又无资粮,无法亲去游览尽观,无奈于三界火宅,执著财色名食睡诸法中。具善根可无因缘的人,身心自在,信息灵通,对大山妙峰的无限秀美风光听闻信受;但不知路径,不遇善知识指引,还在不同传说中,产生邪知邪见,疑惑是否真实,惧怕行走远路,便寻到周围小山顶峰游览观光,以为山尽一色及云峰究竟,入于外道法中,安乐人天善报。具因缘又具善根的人,身心自在,资粮富足,在善知识指引下,至大山脚下望山生惧,见闻险路横生,只好绕山仰观妙峰,品评风光秀美,乃至疲惫不堪,依法而未真修,持戒而未真行,不得生死解脱,证得诸天福报。具大因缘又具大善根的人,身心自在,资粮富足,在善知识指引下,不畏险路崎岖,不惧身心疲倦,有的精进登临第三妙峰以为究竟,证得声闻道果;有的精进登临第二妙峰以为究竟,证得缘觉道果;有的精进登临第一妙峰,虽未到达,却志愿坚固,行菩萨道不退。对于不同人不同因缘善根的认知,以此比喻一斑,若尽观全豹,尚须深入经藏。至于各人自己是什么因缘善根,依法依戒自己去认知;若自觉修有证悟者,可找明师认证,避免误判而着魔境。
二零一三年四月
智慈记录整理
【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三】
有人问:深入经藏与修行证悟,在开启智慧上有差别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深入经藏与修行证悟,二者相辅相承,都能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