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服务贸易外文翻译.doc

格式:doc   大小:305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服务贸易外文翻译.doc

上传人:2028423509 2016/11/24 文件大小:30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服务贸易外文翻译.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脚--宁波大红鹰学院毕业论文外文翻译所在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09国贸8班学号:091350816姓名:黄晓凡指导教师:陆清卿2012年11月30日--页脚--译文1:国际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始终是国际经济学最生动的论题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由原来倚重自然资源和制造业的国别型经济正在向倚重信息资源和服务业的全球和区域型经济过渡。随着1994年《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签署,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制度安排使得世界各国不可避免地卷入服务的国际分工和交换进程中,服务贸易和投资良性互动推动经济迅速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服务贸易和投资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一个统计现象,还是带有普遍意义的经济增长规律?对此问题给予理论解释和实证分析无疑具有重要的政策涵义。对于“国际服务贸易驱动经济增长”命题,理论分析认为,服务贸易不是经济增长的直接解释变量,。在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服务贸易(包括投资)可对一国要素供给、技术进步产生静态和动态影响,进而促使其国内资源禀赋结构的变动。企业按照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路径选择产业、技术结构和贸易模式,由此推动贸易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升级以及增长方式的转变,最终推进经济发展阶段向高级阶段的逐步转换。从服务贸易和投资的作用机理看,服务贸易和投资通过物质资本积累效应、人力资本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制度变迁效应、就业效应以及技术的外部性等路径影响一国的要素供给和技术进步,从而影响其资源禀赋结构的变动和贸易、产业结构的升级。这种影响的动态效应大于静态效应,(包括跨境交付、过境消费和自然人流动)的技术外溢效应。对服务贸易作用于经济增长内在机理的研究。首先,对世界不同经济体和代表性国家进行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世界总体、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还是美国和中国均表现出: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存有因果关系。发达经济体、中国的服务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世界经济总体、发展经济体则表现出经济增长成为服务贸易的原因:美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经济增长是服务贸易进口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服务业的开放有利于一国经济增长,并且服务贸易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与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关。其次,--页脚--与已有的研究不同,为了进一步验证服务贸易和投资是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以及作用的强度,分别对美国和中国做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美国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由强到弱依次为:就业效应、人力资本效应、物质资本效应。技术效应、制度效应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弱。中国的实证分析结果可归纳为:服务出口对就业、物质资本积累和制度等效应的作用很大,而人力资本和技术效应影响不显著;服务进口额带来的技术效应、制度效应和就业效应大,人力资本效应和物质资本效应则不显著;服务业FDI的技术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制度效应较为显著,就业效应和物质资本效应较小。并且从作用强度看,总体上服务业FDI路径的影响作用大于服务进口,服务进口又大于服务出口。根据实证检验可得出以下结论:狭义服务贸易通过服务的进出口路径对一国要素供给产生静态和动态影响,进而促使其国内资源禀赋结构的变动。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是服务业中最重要的跨境交易方式之一,因而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是影响一国要素供给优势转换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渠道对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影响不同,其影响效应的充分发挥要依赖于特定的约束条件。各影响因素的投入与产出之间不是绝对的函数对应关系,而是互相影响形成无数反馈链共同作用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转换时期的判断,以及现阶段服务贸易和投资的比较优劣势和区位优劣势的评判,认为中国应选择“偏保护的管理服务贸易”政策,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包括:确立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服务贸易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制定服务贸易发展战略规划,分层次逐步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准确把握服务产业的国际转移规律,改善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区位环境。--页脚--原文1:,theworldhasbeenintransitionfromnationaleconomyorientatingt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