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再思考.pdf

格式:pdf   大小:1,43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再思考.pdf

上传人:qvuv398013 2016/11/25 文件大小:1.4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再思考.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6年8月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第172期)JournalofBaoji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SocialSciences)()【来稿选登】DOI:.?卢珊1,任凤琴2,郝蕊3(,陕西西安710128;,陕西西安710062;,陕西西安710121)[摘要]基于以依赖于主体的价值选择、实践方式和认知方式为特征的当代建构论的哲学对象观,当代学科发展的非确定性、准公共性、整体性、复杂性和建构性等新特点和教育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性质与逻辑,提出教育学研究对象是能够被研究主体建构为有价值的教育一般问题的社会现象,这是教育学研究对象的一种可能的规定。[关键词]教育学;研究对象;社会现象;教育一般问题;研究主体[中图分类号]G40-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93(2016)04-148-04在我国教育理论界,教育学研究对象问题既是富有价值的基本理论问题,又存在众多争议,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有助于教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教育学学科的进步。本文试图在反思研究的思想前提的基础上对此提出自己的若干思考,就教于同仁。一、讨论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思想前提首先需要说明,与国内教育理论界一致,本文所说的“教育学”是旨在研究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教育原理”意义上的教育学,相应的“教育学研究对象”也是“教育原理”意义上的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目前,在探讨教育学研究对象问题时,许多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研究的思想前提,但总的说来,关于思想前提的研究,成效尚不明显,还未取得很有说服力的比较一致的意见。笔者认为思想前提问题是个关于教育学的哲学问题,应该在明确当代哲学对象观、当代学科发展新特点和教育学的性质与逻辑的基础上,系统把握这一问题。关于哲学对象观,传统西方哲学主要有实在论、观念论和现象论三种不同的对象观,而现当代哲学中建构论的观点影响越来越大,这种观点不讨论是否存在一个独立于人的外部世界,主张人们只需要以价值为引导,在实践活动中对它进行无穷的建构,从而造成一种对人有意义的多元的实在。既然世界和实在都是人建构和生成的,那么为主客体的对话关系所建构的研究对象也是不断建构和生成的。尼采提出“权力意志”造成多样化的事实和对象,实用主义哲学关注人在行动中形成的经验,皮亚杰认为对象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建构的,解释学中狄尔泰揭示了对象在经验主体与被经验的世界之间对话关系中的不断生成性,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理论,波兰尼承认认知者对知识形成的参与的意会认知论,都是建构论的主张。建构论对象观揭示出作为一个认识论的概念,研究对象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体的价值选择、实践方式和认知方式。这种841?[收稿日期]2016-04-26[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5N005);陕西省十二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SGH140617);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5JK1606)[作者简介]卢珊(1984-),女,湖北浠水人,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论;任凤琴(1986-),女,陕西西安人,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