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语气和心
情。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资料。
(天都峰在黄山东南部, 西对莲花峰, 东联钵盂峰, 海拔 1,
米,为三大主峰(莲花、天都、光明顶)中最险峻者,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峰顶平如掌,有“登峰造极”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室外有石,象醉汉斜卧,名“仙人把洞门”。
以往顶极难登, 明地理学家罗洪先嘉靖年间来黄山也望峰兴
叹:“何年白日骑鸾鹤, 踏碎天都峰上云” 。明万历二十四年 (1614年)普门和尚历经千险,始至峰顶。后人凿石开路,装置石柱、
铁链扶栏, 今游人可安全登顶。 峰头远眺,云山相接,俯瞰群山,千峰竞秀,古有诗赞曰:“任他五岳归来客, 一见天都也叫奇” 。)
3、课件出示天都峰图片,师生共吟关于天都峰的诗句:
⑴何年白日骑鸾鹤,踏碎天都峰上云
⑵任他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
二、朗读课文,初识生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轻声读课文,侧重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⑵同桌互读互查,把生字读正确。
⑶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
⑴检查读音。
陡( dǒu)决( ju é)
前鼻音:攀( pān)颤( chàn)链( li àn)
后鼻音:勇( yǒng)
(2)字形难点。
颤:左右结构。第十三笔是“—”。
(3)理解词语。
笔陡:可以联系学过的反义词:笔直
犹豫:拿不定主意。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 __是指
“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课指什么事出乎意料? (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写的 11 个字,并分别组词。
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峰——蜂:“蜜蜂” 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 ;“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 “山字旁”。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
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 自然要加上 “眉毛和眼睛” ;“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
爬——注意“爪”字旁的捺要长一些,“巴”字要小些。
3、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自由读课文,给课文标上段序,仔细观察插图,用自己
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根据朗读处理信息。
⑴天都( dōu)峰⑵“我”和爷爷、爸爸一起去爬天都峰⑶
天都( dū)峰⑷“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遇到一位老大爷⑸天
都峰位于安徽省黄山⑹天都峰位于山东省泰山⑺似 ( sì)乎⑻似
shì)乎⑼假(ji à)日知识桶垃圾桶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整理课文小诗
1、自由读课文,整理课文小诗
()天都峰高路笔陡,铁链直挂三千尺,叫人生畏心发颤。
()假日生活真快乐,爸爸带我去黄山,黄山最险天都峰。
()老爷爷和小妹妹,一老一小勇攀登,终于征服天都峰。
()鲫鱼背前来留念,互相鼓舞力量大,胜利只属勇敢者!
()望而却步正犹豫,忽闻背后传人语,白发老人志气高。
2、集体连读这首诗,想想哪节诗写了“我”和老爷爷登山
的过程?并找出有关段落读读。
二、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老爷爷和小妹妹,一老一小勇攀登,终于征服天都峰。)
1、提问:“我”是怎么爬天都峰?划出动作的词语。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