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页 共 20 页
(二)民族传统文化流失严重
纳西族文化是在吸收借鉴汉文化、藏文化、白文化基础上,融入自己本民族的特色,不断发展创新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以东巴文化为主要内容。外来文化对本地民族文化同化的进程随丽江旅游业发展而不断加速,丽江民族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对当地人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产生了很大的触动,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现象严重。比如说现在的小孩都以说母语会阻碍其智力发展为由,不说纳西话,而开始学汉语。长此以往,这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致命的,因为语言是进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工具。除此之外,现在在大街上很难再看到五彩缤纷、色彩艳丽的民族服装,取而代之的是牛仔衣,西服西裤;难听到富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山歌和民歌,满大街都是流行音乐;民族的风俗、价值观被否定,民族文化被简单排斥。与此同时,外界对丽江的质疑也连续不断,丽江古城遭受着“过度开发”、“太多商业化”的指责,有的学者甚至提出“将遗产这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完全等同于一般的经济资源而且是无成本的经济资源,以旅游价值完全取代了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三)人力资源开发不足,服务质量不高
近年来,丽江旅游文化产业内部结构性矛盾不断突出,一方面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扩大需要更高素质的人才,而另一方面,丽江在产业内部从业人员的素质都普遍偏低,人才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产业发展速度,两者之间的不匹配制约着丽江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是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意识是丽江旅游业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从目前的情况来考虑,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第一,对人力资本投入不够重视。丽江市各部门、各旅游公司普遍重视物质资本的投入,而忽视对人力资本的开发,造成优秀人才引进困难、流失频繁。第二,旅游专业管理人才、行业专业人才缺乏。丽江现有的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参差不齐,从事旅游的经验丰富,但对专业知识掌握甚少。第三,一线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有待加强。丽江旅游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很难适应今天旅游业日益发展壮大的要求。
(四)旅游品牌和旅游产品开发不够
从国外旅游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发展旅游业的主流是针对不同游客需求,在对不同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旅游产品。反观丽江的旅游发展状况,旅游产品的品牌建设正处于待开发状态,新产品开发的动力和能力不足。丽江的旅游产品从总体上来说多而丰富,但在建设的过程中相对分散,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除此之外,对现有的旅游产品开发也严重不足,以浅层次开发为主,这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体现不出自身的特色,很难吸引游客。导致旅游产品功能上较为单一,多数以观光型、低层次、简单的旅游产品为主,专项旅游产品仍然不足。长此以往,丽江的旅游业发展一定会受到影响。
三、丽江旅游文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丽江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但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对资源的开发不当或过度开发,都会对资源造成致命性的破坏。从目前状况出发,可持续发展是丽江旅游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唯一途径和现实选择。
(一)多管齐下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好的生活环境不仅使我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美好的心情,还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丽江生态环境破坏是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究其原因,是粗放型的旅游经营模式,是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结果。对此,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笔者认为应该多管齐下保护好丽江的生态环境。首先,政府应该对旅游产业发展做一个全局性的规划,明确哪些能开发,哪些不能开发,不断完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