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页
3、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从本村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和农民的生产能力出发,科学谋划设施农业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发展种类。建设标准要坚持经济适用,效益优先,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4、坚持标准生产、品牌推进。按照农业标准化生产要求,建立健全设施农业发展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要选择市场前景好的品种,从品牌建设入手,积极生产适销对路的高品质产品,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任务目标
立足高端、特色、品牌的目标定位,利用三年的时间集中发展镇设施农业,各村要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本村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分年逐步实施。
年为全镇设施农业重点发展期,镇政府成立专门班子,出台奖励政策,推动工作开展。各村也要采取多种措施对群众进行发动引导,营造浓厚氛围。每个工作区要突出1-2个村庄进行试点,对群众热情较高的村庄要重点突破,争取年内建成规模小区。
要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实现设施农业的区域布局,规模发展和专业经营。适宜我镇发展的设施农业品种有蔬菜、瓜果等多个产业。蔬菜以西红柿、樱桃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七彩椒、芸豆、甘蓝、食用菌等为主;瓜果以葡萄、油桃、草莓、西瓜、甜瓜等为主。
四、强化措施,确保设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镇长孙秀泽任组长,各工作区区长为副组长,农业办、农业服务中心、经管统计审计中心主要负责人等为成员的设施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设施农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调度协调、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科技指导等系列化服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落实,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体现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领导机制。
(二)加大财政对设施农业建设扶持力度。年,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对新建的成方连片(大棚总数20个以上或棚内实种面积达30亩以上)的标准化冬暖式大棚(长度不低于60米,宽度不低于7米,后墙高度不低于3米)和大拱棚(长度不低于60米,宽度不低于10米,)采取贷款贴息、财政补助、风险补偿、为设施小区配套等方式给予补贴(具体补贴方式和标准以《年市设施农业发展补贴办法》为准)。
(三)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为确保设施农业健康发展,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发展过程中各村或村与村之间要依托产业特色成立相应的专业合作社,实现技术、信息、物资、营销等资源的共享,着力办好农民个人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切实解除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四)加强设施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技术服务是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镇设施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将采取“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的形式强化这一环节,统一组织协调,分步进行培训,聘请设施农业发达镇处有经验的专家来我镇传授设施棚建设、种植管理技术和产品销售方面的经验,提高农民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素质和能力,帮助村庄搞好建棚物资、农药、化肥、种子的供应和服务工作。同时积极探索设施农业保险机制,提高设施农业抗御自然风险能力。
(五)严格考核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