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7.澄清池.ppt

格式:ppt   大小:2,403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7.澄清池.ppt

上传人:慢慢老师 2022/3/16 文件大小:2.3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7.澄清池.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当脱稳杂质随水流与泥渣层接触时被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
接触
絮凝
知识点 2 :澄清池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环境监测教研室


当脱稳杂质随水流与泥渣层接触时被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
接触
絮凝
知识点 2 :澄清池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环境监测教研室
(1)设备:澄清池L
在澄清池内,可以同时完成混合、反应、沉降分离等过程。
包括:混合室、反应室、导流室、分离室四个功能区。
(2)特点:
优点: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生产效率高,节省药剂用量.
缺点:对进水水质要求严格,设备结构复杂。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环境监测教研室

悬浮澄清池
泥渣悬浮型
脉冲澄清池

机械搅拌澄清池
泥渣循环型
水力循环澄清池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环境监测教研室

结构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环境监测教研室
特点:
适用于流量变化较小的情况
对水量、水质变化比较敏感
一般在中小型水厂采用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环境监测教研室

结构:
池体部分、脉冲发生器
进水管、真空泵、
真空室、进气阀、
水位电极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环境监测教研室
脉冲发生器
多为真空泵式脉冲澄清池。由于真空泵造成进水室真空,使加药后的原水进入进水室;当进水室达到最高水位时,进气阀自动开启,使进水室通大气;此时进水室即迅速放水;当水位下降至最低水位时,进气阀自动关闭,真空泵自动开启,使进水室再次造成真空。如此反复进行脉冲式放水。原水由进水室放出后,从配水支管的孔口高速喷出,在稳流板下进行混合和初步反应。然后通过稳流板整流,进入悬浮泥渣区,悬浮泥渣层在脉冲水流作用下,时而膨胀,时而收缩,使颗粒既保持悬浮状态,又能相互碰撞絮凝。因而颗粒被截留,清水则经清水区由集水槽引出。
真空式脉冲澄清池,工作可靠,易于调节,但真空设备较复杂,噪声大。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环境监测教研室
澄清池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环境监测教研室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环境监测教研室
Company Logo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环境监测教研室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环境监测教研室
特点:
脉冲方式进水
澄清池内的上升流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悬浮层发生周期性的收缩和膨胀,
脉冲的作用:
良好的碰撞、反应条件
悬浮层污泥趋于均匀
悬浮层工作稳定
脉冲发生器引起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环境监测教研室
五. 机械搅拌澄清池
加混凝剂后的水,由进水管流经环形配水槽至第一反 应池。在此,受提升叶轮桨搅拌,与数倍于进水量的回流活性泥渣混合,完成初步反应。然后,被提升至第二反应室继续反应。反应后的水经导流室进入分离室。在分离室内,泥渣下沉,清水经集水管流出。下沉的泥渣,大部分经回流缝流入第一反应池;其余进入集泥斗浓集。
加速澄清池可调控泥渣回流量,对水量、水质和水温变化的适应性强。但需机械设备。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环境监测教研室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环境监测教研室
机械加速澄清池示意图
混凝剂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环境监测教研室
机械搅拌澄清池
特点:
处理效果好,稳定
适用于大、中水厂
维修维护工作量较大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环境监测教研室

结构: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环境监测教研室
水力循环澄清池
特点:
不需机械搅拌,结构简单;
反应时间短,运行不稳定;
泥渣回流控制较难,适应性差;
适用于小水厂。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环境监测教研室
钟罩式脉冲澄清池示意图
出水
泥渣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环境监测教研室
脉冲澄清池的工作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从进水室水位开始上升到虹吸作用开始称为充水阶段,由虹吸作用开始到虹吸作用破坏称为放水阶段。
脉冲澄清池两次充水相隔时间称为脉冲周期,约30–40s,其中充水时间约为25–30s,放水时间5–10s。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环境监测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