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cin与宫颈鳞状上皮病变.ppt

格式:ppt   大小:712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cin与宫颈鳞状上皮病变.ppt

上传人:相惜 2022/3/16 文件大小:7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cin与宫颈鳞状上皮病变.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CIN与宫颈鳞状上皮病变
编辑ppt
宫颈鳞状上皮病变
CIN 的术语是上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被广泛使用的病理诊断。然而近 20 年来大量的研究揭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 HPV 感染有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CIN 并非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
tct宫颈防癌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为100%,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衣原体等。
编辑ppt
宫颈癌辅助检查
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方法。宫颈暴露在阴道顶端,易于观察和取材,所以目前在临床对凡已婚妇女,妇科检查或防癌普查时,都常规进行宫颈细胞刮片检查,作为筛查手段。使宫颈早期癌的诊断阳性率大大提高,可达90%以上。
为了提高涂片诊断的准确率,特别注意要从宫颈癌好发部位即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处取材。由于老年妇女鳞、柱状上皮交界区向颈管内上移,取材时除了从宫颈阴道处刮取涂片外,还应从宫颈管处取材涂片,以免漏诊。
但是要注意取材部位正确及镜检仔细,可有5%~l0%的假阴性率,因此,均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定期检查,以此方法作筛选。
编辑ppt
碘试验:正常宫颈或阴道鳞状上皮含有丰富的糖原,可被碘液染为棕色,而宫颈管柱状上皮,宫颈糜烂及异常鳞状上皮区(包括鳞状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区)均无糖原存在,故不着色。
临床上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后,擦去表面粘液将浓度为2%的碘溶液直接涂在子宫颈和阴道粘膜上,不着色处为阳性,如发现不正常碘阴性区即可在此区处取活检送病理检查。
编辑ppt
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不能直接诊断癌瘤,但可协助选择活检的部位进行宫颈活检。
据统计,如能在阴道镜检查的协助下取活检,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8%左右。
阴道显微镜检查 能放大100~300倍,宫颈涂以1%甲苯胺蓝染色,可以观察细胞结构,根据细胞的形态、排列、大小和核的大小、形态、着色深浅及毛细血管图象等进行分类诊断。
但阴道镜检查不能代替刮片细胞学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因为不能发现鳞柱交界或延伸宫颈管内病变。
编辑ppt
编辑ppt
宫颈锥形切除术:在活体组织检查不能肯定有无浸润癌时,可进行宫颈锥形切除术。
当宫颈细胞刮片检查多次为阳性,而多点活检及颈管刮术阴性,或已证明为原位癌,不能排除浸润癌者,可进行宫颈锥切术并送病理。
因锥切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目前在临床多不采用,如果作为治疗手术可以全子宫切除术取代。
编辑ppt
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组织学特征
一: LSIL,包括CIN I和PIM
CIN I 包括扁平和外生性湿疣,其主要特点为在表层或中层可见到凹空细胞,凹空细胞核有一定的异型性、扭曲、皱折,核膜不规整,可见双核或多核,核周围有空晕,空晕周边僵硬,呈“铁丝网”状;在鳞状上皮的基底部,细胞核异型性轻微,甚至没有异型性(单纯的 HPV 感染,也归入 LSIL),核分裂少见,不见病理性核分裂。
PIM 比较少见,其病因学可能是在腺上皮鳞化时伴 6,11 型 HPV 感染,常伴有典型的湿疣病变,从鳞状上皮延伸到柱状上皮区,可见凹空细胞,PIM 细胞的异型性比 HSIL 者小,此病变属于 LSIL,需与 HSIL 、鳞癌和反应性改变鉴别。
有一种容易与 PIM 混淆的 不成熟化生型 HSIL,主要鉴别点是核大小不等,有多形性,常在上层可见核分裂,且一般非乳头状生长。
编辑ppt
二、 HSIL,包括CIN II和CIN III
组织学特点是全层细胞均有异型性,其中表层可见凹空细胞者为 CIN II,无明确凹空细胞者为 CIN III;凹空细胞比 LSIL 空晕小,但核更大,更具异型性;基底层细胞更异型,可见瘤巨细胞、核分裂增多以及出现病理性核分裂像。
LSIL和HSIL 共存:有时可见到二者共存,可能源自不同型的 HPV 感染;Pap Smear 检查的 LSIL 中,有 10-20%通过活检证实为 HSIL 。
表面角化型 SIL:无论是良性病变,还是 LSIL 、 HSIL 至癌,有时均可见到表面有一层高度角化细胞,此时仍根据细胞异型性来判断,角化层的异型性也考虑在内,有一个诀窍是如果在表层看到双核往往提示为 LSIL 。
编辑ppt
三、SIL的诊断流程
先从低倍镜看,有无移行带,这一点很重要,确认不是因为组织包埋方向和切片技术问题,必要时重新包埋。也可能是临床医生没有取移行带(有时病变不在移行带处),未见移行带,要在报告中标明;
如果发现病变,换中倍镜,仔细观察,严格遵循各级别病变的诊断标准;
在 90%的 LSIL 中,可观察到双核的凹空细胞,但注意有时反应性病变中也会出现双核;
熟悉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