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习信仰心得体会
《信仰》学习体会
2012年6月25日,在党组织的号召下我观看了中央电视一台所播出的大型记录片《信仰》,虽然只看到了后两集,但是给我带来的震撼是难以言语的。强烈的求知欲让我匆忙赶到网吧,搜索出《信仰》文字,不再只是口头上的声音,不再只是思想中的空中楼阁,而是一个又一个具体鲜活的目标,而且越来越近。无数的铁证和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会为了践行和坚守自己的信仰,付出巨大而惨烈的牺牲。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还有什么比生死抉择更大的考验。为什么先烈们能够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因为他们是顶天立地的人,信仰就是引领他们前进的天,人民就是支撑他们奋斗的地。在世界上,还有什么比顶天立地的人更有力量呢。
二、壮志换新天
现在,对我们而言,邓稼先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甚至连才上幼稚园的孩童都知道这位“两弹一星”之父。可是在当时的那个年代,直
到邓稼先去世的时候,人们才知道,有这样一批国防科技专家默默奉献的故事。当中国决策研制原子弹后,一批科技专家突然消失了,在任何报道或学术会议中,都没有了他们的消息,甚至连他们的妻子儿女,都不知道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可正是这些人,在新中国最困难的时候,不仅创造了“两弹一星”的科学奇迹,还创造了激励后人的“两弹一星”精神。
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信仰的旗帜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进步。当时的一位诗人,曾经这样吟唱:未来世界的主人啊,社会主义祖国的公民。你们的生活,纵然千百倍地胜过当今,也不会有一个早上,忘记了这一代人的困苦艰辛。
还记得鸟巢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它以巨大的门式钢架结构组成,全部用钢量为11万吨,它是今天中国国力的一个小小的展示。但是,我们无法想象,1949年中国的钢产量,不论品种和质量,全部加起来也只能建一个半鸟巢。为什么会有鸟巢。这就是信仰融入自强不屈的精神。
三、时代先锋行
和平年代,人们远离了战火硝烟,也很少面临瞬间要做出的生与死的抉择考验。然而,在共产党人信仰的号角声中,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音符,是不是从此就不再嘹亮呢。
1998年,在特大洪水灾害面前,16位驻守在XX市XX县区龙王庙闸口的共产党员,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誓词下签名,这块“生死
牌”,就是在那场斗争中共产党员挺身而出的珍贵见证。
2003年,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XX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为了减少其他人被感染的机会,她几乎包揽了检查、抢救、治疗和护理工作,她一次次把危重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而自己却一步步坦然地走向死亡。在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危难关头,在生死考验面前,挺身而出,不怕牺牲,依然是共产党人信仰里嘹亮的音符。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让每一位中华儿女心痛的日子。几秒钟的时间里,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这样的时刻,共产党员在哪里。这天下午,四川XX市东汽中学特级教师谭千秋跟平常一样,准时出现在讲台上,当他发现课桌在摇晃的时候,大声喊着要同学们不要拿任何东西,赶快跑出去。在教学楼要坍塌的瞬间,他让来不及跑出去的四个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