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和对策.docx

格式:docx   大小:34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和对策.docx

上传人:wawa 2022/3/17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和对策.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想认识和工作力度也不一致,一些镇村干部没有攻坚破难的决心,尤其是没有按照“三统一”的要求管理宅基地,致使农民建房管理难。三是存在管理力量不够专业现象。全县土地管理、建设规划等方面的人才比较稀缺,基层国土所、乡镇规划站的工作人员偏少,造成了农民建房管理真空,管理意识、管理手段等方面都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从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入手,在思想、土地、资金、监管等方面改革创新,努力破解难题,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一)从转变干群观念入手,解决“思想”难题农村宅基地管理之所以成为长久存在的老大难问题,表面上看是土地、资金、管理等方面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要想切实解决农村建房难题,提高各级干部的积极性、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是前提。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建房工作的重要性,农房改造到哪里,政府相关部门的服务就跟进到哪里。要切实提高镇村干部的事业心,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对农村建房工作开展指导,对违法建房进行严厉打击。尤其是村干部处在农村第一线,是农村宅基地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农村建房要严格管理,下定决心,树立公心,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要把村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宅基地分配上公开透明,在旧房拆除上带头示范。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宣传教育、典型引路、政策鼓励等方式,改变他们一些落后的观念,充分调动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从加大“空心村”整治入手,解决“土地”难题土地指标的问题,除了每年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拿出20~30%用于农民建房外,还要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指标。这是工作的重点,因此要加大对“空心村”的整治。对具备条件的“空心村”进行成片或分期分片整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同时尽可能利用园地、空闲地、荒地建房。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补助标准,争取从原来的每亩4万元补助标准提高到6万元,充分调动乡镇和村级对土地综合整治的积极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所置换的的建设用地指标,要优先满足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同时,要不断完善土地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国土、建设部门提前衔接,与乡镇、村加强沟通联系,科学确定村庄的区位、规模和布局,保证规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要坚持集约节约用地。提高村民的土地意识,合理分配使用土地指标,按照“控制单家独院、适度多户联排、鼓励多层公寓”的思路,使有限的建设用地指标惠及更多的群众。在农民转业转产比较充分、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区、城郊结合部、集镇所在地,积极引导村民建设公寓式住宅,推动农民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三)从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入手,解决“拆旧”难题针对老屋拆除工作的现状,按照“清理过去、管住当前、规范今后”的原则,切实落实老屋的拆除和管理工作。“清理过去”,就是对历史遗留下来的“应拆未拆”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开展“集中清理”活动,对应该拆除的老屋进行张榜公示,引导农户自行拆除,对主动率先拆除旧房的农民进行适当奖励。“管住当前”,就是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和“拆旧建新”政策,从现在开始,一律采取“不拆旧、不批新”规定,从源头上杜绝老屋拆除难题。从调研情况来看,这是切实可行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特困户进行适当补助,解决过渡期的住房困难问题。鼓励有条件的村建设老年公寓,用于安置居住在老宅里的老人,也可暂时安置特困户。“规范今后”,就是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农村宅基地管理各方主体的责任,推动农村宅基地管理迈上正常化轨道。(四)从拓宽筹资渠道入手,解决“资金”难题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统筹安排土地出让收益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加强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专项经费保障。梳理整合当前现行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对一些工作力度大的乡镇、村进行适当倾斜,对困难户建房进行适当补助,在经费上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同时,为了鼓励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等项目,可试行先将补助资金预付一部分,用作农村宅基地管理启动资金。拓宽金融机构融资渠道,创新贷款模式和方式,向农民提供利率优惠、还款方式灵活的小额信贷,实现“按揭式”农民建房。积极吸引和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社会投资公司直接投资住房改造建设项目,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五)从完善宅基地流转机制入手,解决“流转”难题坚持农村宅基地的集体权属不变、住宅用途不变、农民主体不变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