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2010年全国各地高三模拟试题精选(必修二).pdf

格式:pdf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0年全国各地高三模拟试题精选(必修二).pdf

上传人:追风少年 2011/8/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0年全国各地高三模拟试题精选(必修二).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0 年全国各地高三模拟试题精选(必修二)
专题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选择题
1.(2010 年高考四川文综 18 题)图 8 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 1979 年 6 月
25 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
积极作用包括
①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
③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④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0 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 19 题)据统计,到 1950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
比 1949 年 12 月增加了 12 倍以上。这反映新中国


3.(2010 年 5 月龙岩一中高考模拟 17 题)1902 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 1910 年
陆士谔在《新中国》中不约而同地将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地点放在了上海。而在 2010 年的 5
月 1 日,这个梦想真的实现了。以下这个聚焦世界目光的城市不可能出现的情景是

80 年代末浦东新区开发开放
4.(2010 年 5 月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质检)2009 年 8 月 30 日胡***总书记前往安徽农
村考察时说:“我明确告诉乡亲们,不仅现在的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不变,而且还要赋
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权。”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1978 年一些农民自发改革尝试的肯定



5.(2010 年 3 月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查 9 题)1952 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
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
举过渡,改变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这一改变的原因和条件是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②国民经济的恢复
③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④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6.(2010 年广东省揭阳市高三二模)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B. 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D. 公有制已完全确立
7.(2010 年高考山东文综 14 题)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 1953—1958、1959—1964、1970
—1975、1979—1984 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 1959—1964 年
相对应的是
1
8.(2010 年龙岩市高三第一次质检 16 题)《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
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这里“消失”的原因应是
A.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实现
9.(2010 年 4 月山东省淄博市二模 14 题)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 95%以上的商品和资源
实现了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 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这标志着
中国


10.(2010 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三次模拟 30 题)自 2008 年以来,我国钢企连续发生严重
亏损,其原因在于高昂的铁矿石成本,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逐年大幅增加。有鉴于此,国
内钢企积极优化产品结构,不断开拓新市场。新中国钢铁工业起步于( )
世纪 50 年代初 世纪 50 年代末
世纪 60 年代初 世纪 60 年代末
11.(2010 年 5 月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
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