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的一些探讨.ppt

格式:ppt   大小:1,306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的一些探讨.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3/18 文件大小:1.2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的一些探讨.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的一些探讨
现在学****的是第1页,共35页
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定义
微小病变既系膜增生性肾炎中激素依赖或抵抗型;
膜性肾病、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及膜增生性肾炎中激素抵抗型。
现在学****的是第2页,共35页GS的临床病理联系
多数有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
常有镜下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伤
细胞性FSGS蛋白尿尤为严重,黑人多见
肾间质纤维化是预后不良的病理指征
病理类型与预后关系的排序
顶部病变经典型周缘型系膜增生型细胞型和塌陷型
现在学****的是第15页,共35页
膜性肾病
10-20%的病人出现重症NS
现在学****的是第16页,共35页
膜性肾病的一般情况
是***NS的常见病因
1/3的患者将发展成为终末期肾病
大剂量激素既不能使肾综持久缓解也不能保护肾功能,因而不能单独使用
CTX和苯丁酸氮芥治疗膜性肾病均有效
高危进展患者或烷化剂无效可用环孢素
10年存活率可达83%
肾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达5-16%
现在学****的是第17页,共35页
影响膜性肾病的因素
遗传因素
年龄
肾组织学改变
蛋白尿
肾功能
高血压
持续性大量蛋白尿
是影响MGN病人预后最重要因素
现在学****的是第18页,共35页
MGN进展危险的评价指标
轻度进展危险
尿检异常
肾功能正常
尿蛋白<4g/d
重度进展危险
肾功能正常
持续性蛋白尿4-8g/d
高度进展危险
肾功能异常和/或
持续性蛋白尿≥8g/d
现在学****的是第19页,共35页
膜性肾病的一些争议
是否需要免疫抑制治疗
免疫抑制治疗的指征
合理的治疗方案
现在学****的是第20页,共35页
MGN的治疗措施和策略 低度进展危险病人 只有5%左右的病人进展至肾衰竭




现在学****的是第21页,共35页
中度进展危险
单用皮质激素治疗无效
激素+细胞毒药物有效
环孢素有效
现在学****的是第22页,共35页
高度进展危险的病人(10%~15%)
尿蛋白
单用皮质激素治疗无效
延缓慢性肾脏疾病进展
环孢素A有效
激素+细胞毒药物有效
现在学****的是第23页,共35页
膜增生性肾炎
是最少见的肾综类型,预后较差
现在学****的是第24页,共35页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处理原则
MPGN是肾小球肾炎中最少见的类型之一
肾功能正常而无大量蛋白尿者,无需治疗
随访3-4个月,监测肾功能、尿蛋白及血压
NS和/或肾功能下降,可试用类固醇药物pre40mg/m2,qodx6-12月。无效则停用随访和对症处理如控制血压、降低蛋白尿等
***有肾功能受损和蛋白尿,推荐使用:阿斯匹林(325mg/d)、潘生丁(70——100mg tid)或两者合用,疗程12个月,无效则停用。
现在学****的是第25页,共35页
肾病综合征并急性肾衰竭
多见于***MCD或轻度MesPGN
年龄大、NS重、血压高者易发生
% MCD占25%, MesPGN占9%。
现在学****的是第26页,共35页
肾病综合征并ARF的发生机制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容量不足
肾间质水肿
蛋白管型阻塞
严重感染
间质性肾炎,如利尿剂
ACEI的使用
疾病进展或病理类型改变
肾静脉血栓形成 常无典型的ATN改变
现在学****的是第27页,共35页
治疗
有效循环血容量的补充
加强利尿治疗
皮质激素治疗
慎用胶体扩容
血液净化治疗
现在学****的是第28页,共35页
霉酚酸酯(MMF)
原理:
抑制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活性
T及B细胞增殖
B细胞抗体产生
抑制粘附分子蛋白糖基化,减少炎性细胞浸润
抗血管炎性反应
用法:~ BID3~6M
现在学****的是第29页,共35页
硫唑嘌呤(AZA)
原理:AZA为6-巯基嘌呤(6-SP)的咪唑衍生物,嘌呤拮抗作用 抑制DNA合成、抑制T细胞增殖
方法:AZA长期维持治疗效果>CYC与MMF相当
缺点:发挥作用缓慢
现在学****的是第30页,共35页
咪唑立宾(MIZ)
原理:竞争性抑制肌苷酸至鸟苷酸合成途径而抑制DNA合成 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临床研究报告较少且集中于日本
具有抗病毒作用,可用于合并NS的肝炎患者
超过12个月的脉冲式MIZ(6-10mg/kg/d,twice/week)+pred
现在学****的是第31页,共35页
来***米特(LEF)
原理:
可逆性抑制二氢乳酸脱氢酶(嘧啶合成限速酶)
抑制DNA合成
抑制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