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 (3)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2,997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 (3)课件.ppt

上传人:石角利妹 2022/3/18 文件大小:2.9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 (3)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 (3)
现在学****的是第1页,共30页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
(immunofluorescence cytochemistry)
采用荧光素标记的已知抗体或抗原作为探针,检测待测细

最大发射光谱:620nm

(4) 4-乙酰***-4-异硫***酸-2-硫酸芪(SITS)---蓝色荧光
(5) 得克萨斯红(Texas red)
(6) 藻红素R
(7) 花青(Cyanine,Cy2,Cy3,Cy5)…
现在学****的是第11页,共30页
四、荧光抗体的质量控制 主要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两个方面的鉴定。 1 特异性染色效价测定--与相应抗原标本染色
2 非特异性染色测定--与相类似抗原标本染色
3 吸收试验---在荧光抗体中加入过量抗原,吸收后再用相应抗原
标本染色,结果无明显阳性荧光。
4 F/P比值的测定方法
F(荧光素)和P(抗体蛋白)的克分子比值反映荧光抗体的特异性染色质量, F/P=1-2,
过高------非特异染色增强;
过低------荧光很弱,降低敏感性。
现在学****的是第12页,共30页
荧光抗体的保存
0-4℃或-20℃低温保存,防止抗体活性降低和蛋白变性;
小量分装;
真空干燥后更易长期保存。
现在学****的是第13页,共30页
五、荧光抗体染色方法
适用标本:涂片、印片、细胞单层培养物或组织切片,经适当固定或不固定;
方法:直接法、间接法
现在学****的是第14页,共30页
阴性对照:采用正常血清染色,结果为阴性。
1 直接法
(1)基本原理 用已知特异性抗体与荧光素结合,制成荧光特异性抗体,直接与细胞或组织中相应抗原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即可见抗原存在部位呈现特异性荧光。
特点:适合做细菌、螺旋体、原虫、真菌及浓度较高的蛋白质抗原如肾、皮肤的检查和研究。但一种荧光抗体只能检查一种抗原,敏感性较低
现在学****的是第15页,共30页
2 间接法
(1)基本原理 先用未标记特异性抗原与细胞或组织内抗体反应,再用此抗原的特异性荧光抗体与结合在细胞内抗体上的抗原相结合,抗原夹在细胞抗体与荧光抗体之间,故称夹心法。
优点:只需制备一种荧光抗体可检出多种抗原,敏感性较高,能解决一些不易制备动物免疫血清的病原体(麻疹)等的研究和检查,广泛应用于自身抗体和感染病人血清的检验。
缺点:非特异性着色机会较多,染色时间长。
现在学****的是第16页,共30页
阴性对照:用正常血清代替一抗,其余步骤同上。
结果
荧光处即阳性细胞分布部位。
现在学****的是第17页,共30页
4 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法
适用:在同一细胞组织标本上需要同时显示两种抗原。
方法:如A抗原的抗体--- FITC 标记,
B抗原的抗体--- RB200标记。
(1)一步双染法
将两种标记抗体按适当比例混合(A+B);
直接法进行染色反应。
(2)二步双染法
先用RB200标记的B抗体,不必洗去;
再用FITC标记的A抗体染色;
按间接法进行。
结果: A抗原呈黄绿色荧光; B抗原呈桔红色荧光。
现在学****的是第18页,共30页
5 膜抗原荧光抗体染色方法
原理和步骤:直接法或间接法;
适用:可对活细胞在试管内进行染色,常用于T和B细胞、细胞培养物、瘤细胞抗原、受体等。
结果:阳性荧光主要在细胞膜上。
现在学****的是第19页,共30页
六、荧光显微镜检查方法 1 荧光显微镜
超高压光源、滤板系统(包括激发和压制滤板)、光学系统和摄影系统等主要部件组成,是利用一定波长的光激发标本发射荧光。
(1)光源
光源的亮度应根据荧光素的类型选择。小功率***灯可满足激励一般荧光染料的要求。
(2)滤板系统:包括激发滤片,阻断滤片、隔热滤片,分光镜和其他中性滤片。是荧光显微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得特定波长光,清晰的荧光影像和发挥显微镜最佳性能之关键。了解滤片性能,正确地选择滤片是观察荧光效应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现在学****的是第20页,共30页
荧光显微镜的滤片系统
激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