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材分析:
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学生很难结合详细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看来选择小数量还是有学问的。第一步:咱们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
学生测量后汇报:10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
师:这100张纸的厚度是1㎝,那么1000张纸的厚度是多少?
生:10厘米.
师:为什么是10厘米?
生:因为1000里有10个100,所以1000张纸的厚度就是100张纸的10倍。
师:就这样往下算,你会算吗?(会)那好,请大家将一亿张复印纸叠起来有多高给算出来.
师生共同推算得出:一亿张复印纸叠起来高约10000米.
师:课前咱们说了,这教学楼大约高25米,这10000米,那得多少个教学楼的高啊!计算器按一下。
生:有400个教学楼高。
师:咱们再跟这个高度做个比照,这是世界最顶峰————珠穆朗玛峰,,经过汶川大地震后,如今这个数据可能有变化了,而一亿张复印纸叠起来的高度竟然超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是纸张太厚吗?还是珠峰太低啊?(精品文档请下载)
生:不是,是因为一亿太大了。
师:刚刚我们用小数量推算大数量的方法,知道了一亿张纸叠起来比世界最顶峰还要高,感受了一亿真地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很多。
(精品文档请下载)
【设计意图:有效地探究需要老师为学生搭建科学、合理的“脚手架”。“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一亿张纸叠起来终究有多高呢? 是不是得找来一亿张纸,然后叠起来,再去量一量有多高啊?”老师的反假设,引发学生的考虑:从“可以先量出1张纸的厚度”,到“可以先量出10张纸的厚度”,一直到“ 可以先量出100张纸的厚度",使操作可行性不断加强,接着,经过实际测量,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一亿张纸叠起来高约10000米,也就是“有400栋教学楼的高”,进而明白“比世界最顶峰还要高”.最后,老师让学生感知一亿元有多少,让学生的体验更为深化。这样,在老师不断搭建的“脚手架”中,学生的知识环环相扣、层层深化、真实有效.】(精品文档请下载)
四、再想象:一亿有多大
师:咱们再回到刚刚猜测的几个问题上来,反思一下刚刚你对“一亿张纸叠起来有多高?”的猜测,如今想不想重新调整一下你对这几个问题的猜测呢?(精品文档请下载)
一亿粒米有多重?
一亿本本子要数多长时间?
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
一亿步要走多远?
六、寻找:亿的“身影”
师:看完后有什么感受?
生:一亿虽然很大,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处处可见的.
……
【设计意图:生活中有很多数量数以亿计,本环节通过联络生活中的一些大数,让学生感受到本课学习的价值,并从中感悟“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华罗庚语)。同时,老师引导学生明白了“一亿说大也大,说小也小”,这是数学哲学的浸透,也是数学文化的浸润。】(精品文档请下载)
七、评价反响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一亿有多大)这节课学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