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style","c":[10,11],"s":{"font-size":""}},{"t":"style","c":[12],"s":{"letter-spacing":""}},{"t":"style","c":[13],"s":{"font-family":"116762e59b89680202d825050060002","font-size":""}}],"body":[{"c":"102个留守儿童,累计投资达21万余元。同时旗妇联积极协调团旗委为留守儿童爱心辅导站赠书,共赠儿童类、青少年类、科技类图书201*余册,丰富了留守孩子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留守儿童爱心辅导站成立以来,站内留守儿童
的学习成绩和自理自立能力均明显提高,悲观厌学、冷漠孤僻的性格有所改变。201*年元旦期间,旗妇联与留守儿童爱心辅导站联合举办了慰问留守儿童‘庆元旦’联欢会,向孩子们赠送了120余份学习用具,为11名特困留守儿童带去了毛衣等新年礼物,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增添了节日气氛,使孩子们感到家庭的温暖。留守儿童爱心辅导站得到了广大留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纷纷来信并赠送锦旗对旗妇联成立留守儿童爱心辅导站表示感谢。
留守儿童爱心辅导站成立以来,站内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和自理自立能力均明显提高,部分孩子悲观厌学、冷漠孤僻的性格有所改变,孩子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健康快乐的成长有了保障,留守儿童爱心辅导站真正成为了留守儿童成长的沃土。广大留守儿童和家长纷纷来信对旗妇联成立留守儿童爱心辅导站表示感谢,爱心辅导站的孩子们还为旗妇联送来了锦
旗,以表感激之情。旗妇联向孩子们赠送了新年的礼物,并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在留守儿童爱心辅导站的关爱下健康成长。
201*年,右旗妇联将把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一件大事来抓,采取得力措施,对留守儿童进行更多的关爱和人性化管理,争取做出更大贡献。
扩展阅读:在爱的晴空下守护心灵(妇联)王秀梅
在爱的晴空下守护心灵
----巴林右旗妇联关爱“留守儿童”纪实
让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在爱的晴空
下放飞希望近年来,巴林右旗妇联组织始终把关心爱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的工作内容,留守儿童工作稳步推进,随着这项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更多的留守儿童受到关注,“留守儿童爱心辅导站”办起来了,“留守儿童援助站”建起来了,“留守儿童家长互助学校”热闹起来了,一个个服务留守儿童的平台在延伸扩展
201*年春,巴林右旗妇联主席陶娅在与部分“留守家庭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下乡去为玛拉沁新村留守妇女做服务的过程中,听到了这样一则消息:一名9岁的男孩在村附近的坝渠玩耍时不慎落入水中,幸好被在渠边散步的两名铁路职工救起,当他们把惊魂未定的孩子送到家里时,才知道男孩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与年近70的爷爷相依为命
又是一个关于“留守”的话题,又是一个听起来辛酸想起来后怕的真实故事,陶主席的心再一次掀起了波澜。近年来,旗妇联在留守家庭问题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启动“中国基层妇联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建设”项目资金,总投资500万元,在6年时间内对旗内5个项目区的10个嘎查村的留守妇女、儿童、老人进行服务,成立了内蒙古第一家“留守家庭服务中心“,这个服务中心主要是对留守家庭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