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加强贷后管理.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加强贷后管理.docx

上传人:zhuwo11 2022/3/19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加强贷后管理.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加强贷后管理防范信贷风险
作为一名联社营业部的信贷员,深感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信贷风险。因此,我不断的提醒自己和增强责任心。我深知:信贷资产的质量事关信用社经营开展大计,责任重于泰山,丝毫马虎不得。一年来,我坚持义,不深入贷户了解掌握当前借款人的实际情况,?贷后检查表?和贷后检查报告内容千篇一律,在企业贷款档案中虽有企业近期的资产负债表、企业的对账单,敷衍塞责,流于形式。二是依赖贷前调查,误以为贷前进展了严格的调查、分析、论证、落实了第二还款来源,就高枕无忧了。但实际上企业生产经营是动态的,风险变数很多,即使在贷前调查和贷款投放时还是一个好企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变化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企业内部法人或股东的变动都随时可能影响到贷款风险的产生。三是认为抵押贷款有抵押物,风险低,而无视放松贷后管理。思想认识的不到位导致贷后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当借款人出现问题时,信贷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其经营中发生的风险预警信号,错过了贷款收回的最正确时机,使贷后管理在贷款风险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二〕疏于检查,贷后跟踪管理不到位
1、检查的随意性较大,检查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比拟普遍。
2、贷后检查方式单一,往往以听借款人自身介绍为主,缺乏第一手的现场实地检查,即便是检查到户,多是停留在客户办公室及财务室里,对车间、库房走马观花,了解不到真实情况,管理走形式,造成工作难以到位。
3、贷后管理的核心环节和要点把握不到位,贷后管理的环节较多,但至关重要的核心工作是搞好贷后检查,提醒贷款发放后可能出现的风险,研究防范和化解措施。目前,多数贷后检查流于形式,贷后检查报告只指根据财务报表和平时了解的外表现象撰写,应付了事,而对第一还款来源的持续性和可靠性,第二还款来源的完整性、足值性和平安性却了解分析缺乏,对潜在或显现的信贷风险提出有针对性但防范和化解措施落实不到位。尤其是对以下几个影响贷款归还的几个要点关注不够:一是客户动态跟踪管理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分析预警信号,也没有提出和执行有效的处置化解措施,从而失去了处置化解风险的最正确时机。二是对贷款用途监控不到位。贷款发放后,仍缺乏对信贷资金用途的控制
和掌握,出现实际用途与借款合同约定的用途不一致,导致贷款的不能按期归还。三是抵押品管理不到位。缺乏对押品的现场检查,存在一抵了之、不管不问的现象。四是对借款人的货款归还率关注不够。五是对借款人资产负债的异常变动等重要情况监视不力,档案记载不全。五是对借款人现金流量等重要财务指标监管不够。现金流量作为借款企业的还款来源。借款人出现了现金净流量缺乏或下滑的趋势,那么预示着信用社面临贷款无法按期足额收回的风险。目前,片面注重于对企业赢利水平的分析,而无视了对现金流量的把握,不利于贷款的风险控制。六是对关联企业等贷款的授信风险控制不够。如盲目营销、片面强调效劳以及同业竞争等方面的原因,在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方面流于形式,有可能使这些企业往往利用相互担保,或者各自独立向同一金融机构,或者向不同金融机构取得授信,大量套取信贷资金。当其中某一企业发生财务或经营问题时,就会使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突然暴露,形成风险的高度集中和信贷资产的严重损失。
〔三〕贷后管理能力缺乏
由于信用社贷款客户涉及千家万户,贷后管理工作繁重,无法及时有效的实施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