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注册城市规划师题-城市总体规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104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注册城市规划师题-城市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小雄 2022/3/19 文件大小:10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注册城市规划师题-城市总体规划.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注册城市规划师题-城市总体规划
1、 ()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城市建设用地的总和,其大小通常依据 已预测的城市人口以及与城市性质,规模等级,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 条件相适应的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来计算。
城市用地规模
城市用地容量
城或对外交通系统分隔,组团间一般都有便捷的交通 联系的是()。
分散式城市总体布局
狭长带状式城市总体布局
集中式城市总体布局
组团式城市总体布局
27、 城市中的()等可以按照城市总用地规模的一定比例计算出来。
机场
港口用地
道路,绿地
教育科研用地
28、 工业用地的土壤耐压强度一般不应小于()t / n?。
15
16
9
32
29、 当城市规模不大,有足够的用地且在用地范围内无自然或人为 的障碍,而可以成片紧凑地组织用地时,常采用()方式。
分散布置
轴向布置
集中布置
狭小带状布置
30、全市性()是显示城市历史与发展状态,城市文明水准及城市建设 成就的标志性地域。
交通中心
展览中心
公共中心
会议中心
50km / h
D. V>60km / h
61、多种物流设施与不同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具有 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散点,层次和规模更为先进,更为 广泛的是()。
物流中心
物流园区
货运站场
文化中心
62、多利用河湖水系,城市道路,旧城墙等线性因素,形成纵横向绿 带,放射状绿带与环状绿地交织的绿地网的是()。
带状绿地布局
楔形绿地布局
地状绿地布局
混合式绿地布局
63、 以反映历史的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 特色的城市属于()名城。
地方及民族特色型
近现代史迹型
风景名胜型
一般史迹型
64、 各种绿地相互连成网络,城市被绿地楔入或外围以绿带环绕, 可以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这属于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
匀布原则
自然原则
整体性原则
地方性原则
65、出租汽车采用营业站定点服务时,营业站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
1km,其用地面积为()m。
500
250~500
200
200〜500
66、 ()是利用从郊区伸人市中心由宽到窄的楔形绿地组合布局,将 新鲜空气源源不断的引人市区,能较好的改善城市的通风条件,也有 利于城市艺术风貌的体现。
带状绿地布局
楔形绿地布局
块状绿地布局
混合式绿地布局
67、 城市规划的定性分析法常用于城市规划中复杂问题的判断,主 要有()。
系统评价法
模糊评价法
层次评价法
因果分析法
比较法
68、城市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 5000〜1: 25000,应标明城市()。
各类主要建设用地
主要用地范围
主要干路
重要的基础设施
重要的对外交通设施
69、 城市总体规划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有()。
现场踏勘
区域调研
抽样调查
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文献资料运用
70、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求包括()。
编制总体规划纲要
规划编制规范化
规划编制的针对性
科学性
综合性
71、有关城市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包括()等,主要反映现状中的 城市环境质量水平。
大气
水质
污染物排放
噪声
气候
72、 概念模型一般用图纸表达,主要用于分析和比较,常用的方法
有()。
等值线法
方格网法
图表法
分析图法
几何图形法
73、 城市规划调查研究按照其对象和工作性质可分为()。
对物质空间现状的掌握
对各种文字,数据的收集整理
对市民意愿的了解和掌握
对自然环境的调查
对城市环境状况的调查
74、下列关于矿产资源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矿产资源制约工业项目的发展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可促成新城市的产生
矿产资源决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矿产资源的开采决定城市的地域结构和空间形态
矿业城市必须制定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75、 城市发展目标,通常可以为分()等方面的内容。
经济发展目标
科技发展目标
社会发展目标
城市建设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
76、 在工业生产中,水的利用方式有()。
灌溉用水
洗涤用水
用作原料
用作冷却水
用作搬运原料媒介物
77、下列选项中,可能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人工环境的有()。
高速公路
铁路
高压输电线
河流水系
农民土地征用补偿问题
78、 根据国家关于主体功能区的提法及目标要求,市域城乡空间可 划分为()。
鼓励开发区
优化调整区
重点发展区
适度发展区
控制发展区
79、 城市人口容量的特性包括()。
综合性
有限性
可变性
稳定性
差异性
80、立足于生态敏感性分析和未来区域开发态势的判断,通常对市
域城乡空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