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军与吉红茂同志作为平凡的商场巡检人员,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平安受到严峻威逼时,能临危不惧,自告奋勇,这样的见义勇为行为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积攒的结果。在商场日常平安管理工作中,二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日复一日的平安巡查工作,却始终兢兢业业,台风中,暴雨中,到处都在为商场的公共平安保障添砖加瓦。由于表现优异,二人曾先后获得公司颁发的“优秀管理明星”、“优秀服务明星”等荣誉。
舒建军与吉红茂同志在人民群众处于危难之时自告奋勇、见义勇为的事迹,在当地和社会上引起了剧烈的反响,受到广阔当地人民群众的交口赞扬,厦门电视二套及厦门晨报、厦门日报均有相应报道。
好人好事主要事迹材料(三)
有句古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敬重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在我们禅林寺村就有这样一个爱老、敬老的好榜样,她名叫杨秀红,多年如一日,不辞辛苦孝敬长辈,无微不至照料患有半身不遂的母亲,尽心竭力赡养年长的父亲,她用真情无私的付出在村民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乡亲们的一样好评。 杨秀红今年39岁,土生土长在村里,打小就孝敬父母, 结婚后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现在一家人和父母住一起, 前几年奶奶还没有去世的时候,每当轮班到杨秀红父亲家,杨秀红总是把奶奶照看的特殊好,从来没有让父亲在赡养老奶奶的事情上操过心。奶奶由于年事已高,又患上了疾病,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杨秀红每次在操劳农活之后还要照看一家人的饮食起居,每次她都是把好吃的让给老人和孩子,有时候即使自己身体不适也不舍得给自己改善,总把好菜好饭给老人留着。后来,奶奶又患上了小脑萎缩,常年瘫痪在床,杨秀红坚持给奶奶端屎端尿、擦拭身体、嘘寒问暖,把老人照看的无微不至。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原来照看一个瘫痪的奶奶,再照看年迈的父母和两个上学的孩子就已经够她受的了,可杨秀红母亲又患上脑血栓,虽然抢救刚好没有生命危急,但还是落得半身不遂,瘫痪在床,连话都说不清晰了。母亲在住院期间,杨秀红每天都陪在母亲身边,吃喝拉撒睡全都包在她身上,她照看母亲丝毫不敢懈怠。等回到家里,她坚持每天都给母亲擦拭、按摩身体,忙完农活回来陪母亲聊闲聊解解闷,一有时间就搀扶母亲熬炼复原,老人想吃啥,她总是尽量满意,从来不嫌麻烦,把老人照看得舒舒适服、干干净净、开快乐心。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这句话用在杨秀红身上并不合适,到现在母亲已经能独立行走了,原来满是皱纹和苦恼的脸上总是挂满笑容。
有人说,孝顺老人最大的挑战是“色难”。千难万难难不过给老人个好脸色,若在照看老人时流露出半点不耐烦,就会让老人很担心心,这样的状况在杨秀红家是看不到的,尽管有时候杨秀红也会遇到难心事,但她从不在奶奶和母亲面前表现出来;有时候患有小脑萎缩的奶奶会无缘无故地耍脾气,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有时候性情急躁,对杨秀红谩骂,而她总是面带笑容,想尽一切方法把老人们哄快乐。就这样,来来往往,她始终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照看奶奶,孝敬母亲,直到奶奶在她家中去世,那年奶奶92岁,患小脑萎缩第四年。照料瘫痪的奶奶好几年,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虽属人间常情,但的确是难能珍贵。杨秀红在孝敬长辈方面得到了父老乡亲的绝口赞扬,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杨秀红父亲由于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太好,耳朵基本上听不见,平常老爷子每顿饭都要喝点小酒,杨秀红总是尽量满意,家里总是给父亲备着酒,父亲兴奋的时候,她也总是陪父亲喝上两口,为的是让父亲开快乐心。
杨秀红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岁数大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儿女,我也有须要别人照看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 没有豪言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