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植筋施工工艺方法要点
(1)施工原理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钻出孔洞,注入胶粘剂,植入钢筋,待其固化后即完成植筋,犹如原有结构中的预埋钢筋,能使所植钢筋的技术性能得以充分利用。
植筋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工期短、造价省、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质量易保证等优点,为工程结构加固及解决新旧砼连接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处理技术。
(2)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表面清理→定位放线→钻孔→清孔→钢筋表面处理→注胶→固定钢筋→维持固化(凝胶)→抽样检测。
1)、基层表面清理:定位放线前,要先清除结构表面杂物。
2)、定位放线:根据施工图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在需要植入钢筋的结构部位上定位放线。弹线前,应先复核轴线位置,同时考虑到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大小、钢筋间距,后用墨线或红油漆划出钢筋布置的具体位置。
3)、钻孔:采用冲击电锤钻钻孔,以确保孔的表面有足够的粗糙度。钻孔时,需根据种植钢筋直径大小酌情选用钻头。孔深为12d(d为钢筋直径),孔径比钢筋直径大4㎜。钻孔时如遇原结构钢筋,钻孔位置则相应调整。钻孔宜保持孔洞垂直。
4)、清孔:成孔后的孔洞,先用气泵或吹气筒清除孔洞内粉尘,再用专用毛刷清孔,要经多次吹刷完成。清孔工作应进行至少三次,即三刷三吹,直至孔
底、孔壁无粉尘为止。清孔工作完成后及时通知业主、监理对孔洞深度、直径、位置、孔洞内清洁度等进行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清孔工作必须仔细,如孔洞内有粉尘,粉尘将产生隔离而影响粘结;同时,不能用水冲洗孔洞,以免残留在孔洞内的水分削弱粘合剂的作用,从而影响粘结效果。
5)、钢筋表面处理:植入孔洞内的钢筋表面必须清洁,不得有油污或锈斑,当钢筋表面有锈斑时,要用钢丝刷除表面浮锈,然后才能使用。
6)、注胶植筋:用专用注胶枪从孔底向外均匀地把适量胶粘剂填注孔内,注满孔洞体积的三分之二为止,注意勿将空气封入孔内。将准备好的钢筋按顺时针方向平行于孔洞走向轻轻植入孔中,直至插入孔底,使胶正好充满整个空间并适当转动钢筋排除空气,直至胶溢出充满孔洞,再将洞边多余结构胶清理干净。水平锚筋,注意外口流淌复补。将钢筋外露固定在模架上,使其不受外力作用,直至凝结,并派专人现场看护,在粘结剂未完全固化前不得触动所植钢筋。
7)、质量检测:胶固化时间达到后,即可进行现场抗拔实验。同种规格钢筋做一组试验,每组测试3根,由监理方(建设方)进行现场随机抽样作抗拔力,试验抗拔力应大于设计强度且锚固处不破坏。也可根据情况进行破坏性试验,以测定其最大抗拔力(试筋)。
(3)、植筋技术参数要求
构造柱植筋胶采用本工程基础梁植筋胶倍尔固,钢筋拉拔力按钢筋标准强度的95%计算,(HPB235:fyk=235N/mm2, HRB235:fyk=335N/mm2),各种规格钢筋的拉拔力详见下表:
序号
植筋规格(㎜)
钻孔直径(㎜)
植入深度(㎜)
拉拔力(KN)
使用胶
钢筋级别
1
6
10
90
倍尔固
Ⅰ
2
8
12
120
倍尔固
Ⅰ
3
10
14
150
倍尔固
Ⅱ
4
12
16
180
倍尔固
Ⅱ
5
14
18
210
倍尔固
Ⅱ
6
16
22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