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地球物理相关院士风采.doc

格式:doc   大小:29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球物理相关院士风采.doc

上传人:511709291 2016/12/19 文件大小:2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球物理相关院士风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球物理相关院士风采曾融生院士固体地球物理学家, 中科院院士。 1924 年出生, 福建平潭人。 1946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从 1958 年开始利用地震波方法研究地壳结构, 开创了中国地球深部构造探测的研究工作, 著有《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一书。在中国首次应用地震面波的相速度来研究地壳构造, 发现 1974 年5 月云南昭通大震的多重性, 从而对大地震的破裂过程有了新的认识。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 提出张性盆地和盆地中强震发生的统一动力学模式,以及印度一欧亚大陆碰撞过程的新模式。 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丁国瑜院士地质学家, 中科院院士。? 年出生, 河北高阳人。 1952 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 1959 年获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副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新构造、地震构造和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在建立我国地震监测、分析预报系统方面作了大量开创性工作。提出了我国地壳现代破裂网络与地震活动关系的模型, 率先编制了中国活断层滑动速率图和现代板内运动图, 并主编了中国活断层图集。在活动构造、古地震、活断层习性、活断层分段以及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许多重大工程地震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作出了贡献。 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85 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马宗晋院士马宗晋, 1955 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普查系, 1961 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他是地质学家、减灾专家和全球构造的探索者, 节理构造定性分析、渐进式地震预报模式和全球三大构造系统的创立者。曾获首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现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组长, 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陈运泰院士陈运泰,地球物理学家。原籍广东潮阳。 1962 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 1966 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0 年2 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陈运泰主要从事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从 1970 年代开始他利用地震波、地形变、重力等方法综合研究发生于我国的大地震的震源过程,开创了我国震源物理过程的研究工作; 1980 年代,他在地震震源动力学理论的研究中对地震破裂的模式、地震序列的模拟做出了的贡献; 1980 年代以来,他积极倡导和从事数字地震学研究,开展天然与人为地震的近震源观测与研究及其在减轻地震灾害中的应用的研究,利用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反演从小地震直至大地震的震源过程,增进了对地震破裂过程时空复杂性了解。陈顒院士地球物理学家。江苏宿迁人。 1965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地震局研究员。曾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长期担任。 70 年代从事高温高压下岩石物理学实验研究。发展了测量岩石变形的激光全息技术, 研究了应力途径对岩石性质的影响。发现的岩石热开裂现象已被应用于核电站的安全性监测。 90 年代致力于地震预测和地震灾害研究。将地震学、工程科学和经济学结合在一起, 首次编辑了全球地震危险性图和全球地震灾害预测图。该图已被联合国等机构用于减灾规划。 1993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马瑾院士马瑾, 构造物理与构造地质学家。江苏如皋人。 1956 年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