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学前儿童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前儿童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doc

上传人:林之孝 2022/3/19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前儿童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前儿童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
作者:

摘 要 早期阅读兴趣关乎学前儿童终身的学习与发展,其价值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文章基于文化资本的视域分析家庭场域中不同形态形式存在,[5]在家庭早期阅读教育中,具体体现为家庭的阅读观念、阅读习惯以及亲子情感交流所共同构成的家庭文化氛围。这种由家庭惯习形成的独特的身体化文化资本会使孩子早期阅读兴趣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不同的影响。
首先,家庭的阅读观念是有差异的。阅读观念即家庭对阅读的认知,无形中制约着父母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研究表明,将阅读视为娱乐活动而非发展技能的家庭更容易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因为这些家庭的父母传递给孩子的更多是愉快的阅读体验。其次,家庭的阅读习惯是不同的。父母自身的阅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阅读兴趣。相比其他因素(如经济收入),父母对阅读的热爱及其阅读习惯跟孩子阅读兴趣有更大的相关性。[6]最后,亲子间的情感交流是不一样的。亲子情感交流质量几乎可以预见孩子未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动机。高质量的亲子情感交流能够缓解孩子阅读失败的挫折感,助推孩子更加喜欢阅读。
家庭客观化文化资本对学前儿童早期阅读兴趣的影响 客观化文化资本以“文化商品(图片、书籍、机器等)”的形式呈现,家庭想要占有这种资本需要有经济资本,“为了显现它们,并根据它们特别的目的使用它们,还需行动者亲自或由人代理接近具体化的文化资本”。[7]简言之,家庭客观化文化资本的占有与经济资本相关,同时其象征价值的传递离不开家庭的转化。延伸到家庭早期阅读场域中,客观化文化资本可细化为阅读材料、阅读空间以及父母的阅读指导三个方面。
掌握着雄厚优质的客观化文化资本的家庭使学前儿童早期阅读兴趣的形成占尽便利。阅读材料是萌发孩子阅读兴趣的关键,拥有丰富且高质阅读材料的家庭占据物质性优势,能为培养孩子广泛的阅读兴趣提供优厚的阅读资源。特定的阅读空间是发展孩子阅读兴趣参与性的基础。但在我国,有意识为孩子提供书房、书柜和书案的家庭占比不到3%,直接影响到孩子阅读的兴趣。[8]此外,父母的阅读指导可以帮助孩子将阅读材料的象征价值具体化,对提升其阅读兴趣有着稳定且持久的影响,如适当教孩子发音和识字、在阅读中融入游戏元素等都与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有着紧密关系。
家庭体制化文化资本对学前儿童早期阅读兴趣的影响
体制化文化资本是经过某种制度确认的文化资本,它的典型形式是通过等级证书、毕业证书和职称证明等确定的学术资格或文化程度,[9]这种证书赋予其拥有者一种文化的、约定俗成的、经久不变的、有合法保障的价值。[10]但它无法直接传承给孩子,只能通过父母渗透到家庭教育中,再通过学校教育转化为孩子能够获取的体制化文化资本。具体来讲,家庭体制化文化资本表现为家长的学历和职业上。
高学历的父母对孩子往往怀有较高的教育期望,与低学历的父母相比,他们会更有意识地萌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使孩子自幼爱上阅读,同时,他们会更善于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凭借家园合力共促孩子早期阅读兴趣的发展。职业稳定且闲暇时间较多的父母也更有时间和精力与孩子分享阅读,在亲子共读中萌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3丰富家庭文化资本培养学前儿童早期阅读兴趣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