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作者:陆培忠
摘 要 森林资源在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森林资源发展水平对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和进步有着至关重要。借助昆虫肠道中蛋白活性作用因素对害虫消化系统进行破坏,导致害虫严重缺乏氨基酸,最终引发害虫死亡。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用生物酶技术,不仅提高了防治效果,对于林木健康生长也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生物农药防治
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防治效果更好,在防治森林病虫害过程当中,可以有效消除森林病虫造成的为害,生物农药不会对生物以及人畜造成危害,而且也不会污染环境。防治森林病虫害过程当中运用昆虫病原细菌,形成微生物杀虫剂,导致微生物染病,来有效杀死昆虫,对昆虫种群数量科学调控,并借助昆虫病原病毒来防治森林病虫害,这是一种非常绿色的毒药,能够有效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控制和减少各类害虫对森林资源造成的破坏性。通过运用昆虫生长调节剂,对于昆虫发育成长造成干扰,影响其正常生长,最终消亡,达到防治森林病虫害的良好效果[5]。
天敌防治
为鸟类提供繁衍生息的良好环境,提高其捕食性来控制减少林区病虫害问题,减少病虫害及对森林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林区工作人员还应当充分考虑林区森林树木生长实际,并结合林区昆虫种类,引入捕食性的昆虫,加强混交林营造,为昆虫提供有利的繁衍生息环境,引入寄生性的害虫,控制和减少森林病虫害。通过将天敌引入,科学控制病虫害,减少病虫害对森林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还能使森林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全面落实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监测预报森林病虫害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应不断完善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体系,并对各森林病虫害防治主体职责充分明确,科学规范的操作,控制和减少常发性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而在这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进一步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及时性、有效性,涵盖全国的森林病虫害预测报系统,以便整体把握了解和掌握重点林区病虫害发生情况,通过科学的森林病虫害预测报工作,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成效。
在森林植被种植过程中,应对森林病虫害情况给予充分观察,对病虫害发生情况认真把握,探寻有效的解决方案。尤其是一些林区人工监测工作难度较大,可以将无人机技术引入其中,对林区并从汉危害情况展开全面系统的监测工作,了解和掌握林区病虫害发生规律,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并对病虫害的流行蔓延趋势作出准确预判。借助各种宣传平台对监测数据信息进行分享,让林业部门以及农民朋友都能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减少病虫害给森林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加强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的同时,还应当扩大资金投入力度,重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林业病虫害防治队伍。坚持谁经营、谁防治的原则,各级财政应扩大林业病虫害方面的资金投入,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推动新形势下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高效开展。
加大森林病虫害应急处置保障力度
各个林区要对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不断提高突发性处置能力,对于一些常发性和突发性的病虫害,进行一定种类和数量物资应急储备,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紧急配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