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doc

上传人:夸客客 2022/3/20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
作者:

水肥一体化是将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是借助压力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配兑成的肥液与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定时、定量、按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
作者:

水肥一体化是将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是借助压力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配兑成的肥液与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的技术。
1优点
、节肥,提高水肥利用率
人为控制灌水量,避免了水肥向士壤深层渗漏造成的淋失,比传统沟灌节水40%~60%,节肥20%6~40%。
,减少病虫害发生
水肥一体化大大降低空气湿度,减轻发病率:棚内土壤温度提高2~3℃,减少了枯萎病、疫病等些土传病害的随水传播和蔓延。

克服传统沟灌造成土填板结的弊病,使土壤疏松保持良好的团粒结构和通透性,有利于蔬菜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植株健壮、生长快、发育早,开它坐果多,加之病害轻,可比沟灌增产20%~30%。
2技术要领
水肥一体化是一项综合技术,涉及到农田灌溉、作物栽培和土壤耕作等多方面,其主要技术要领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水源用井水或蓄水池储水,水源充足,水质洁净,无色无味,水温变化幅度小不受环境污染,符合灌溉标准。

由水源、首部枢组,输水管和滴灌带四部分组成,首部枢组包括水泵、施肥器,过滤器、各种控制量测设备等,其中过滤器是滴灌设备的关键部件之一,内管网入口处安装控制阀、过滤器与文丘里式施肥器,输水管采用直径50~60毫米的防老化碳黑PE管,滴灌带选用直径20~25毫米内镶式滴灌管。每棚铺设田间管网60米,滴灌带16×。

输水管顺温室后墙沿走道东西铺设,南北向起垄定植作物,垄与走道垂直,一般垄宽50厘米,高10~15厘米。起垄时要做成中间低两边高的“四型垄”。滴灌带顺垄铺设,放在垄的中间低凹处,长度同垄长,末端封堵,然后垄上覆盖地膜。“凹”型垄的中心距一般为100~120厘米,因而消灌带的布设间距为100~120厘米。输水管与滴灌带垂直对接,用旁通连接。作物幼苗在垄上滴灌带两旁定植,窄行距控制在25~30厘米。定苗株距随滴灌带滨孔间距确定,一般滴灌带滴孔司距为30厘米。

在主管上扎眼后,把前端的螺丝头用力嵌入主管内,然后拧紧螺丝,另一头对折4次后装入6厘米支管内堵水,支管的总长度要比种植面长15厘米。支管也可以使用双管,如芝麻香瓜等种植面较宽的作物,一般情况种植垄面超过60厘米的都采用双管。灌溉时支管上的间门根据距水源距离由小变大,距离水源近的阀门小一点。

选液态或固态肥料,如尿素、硫铵、硝铵,磷酸二铵、***化钾硫酸钾、***钾、***钙、硫酸镁等肥料:固态以粉状或小块状为首选,要求水溶性强,含杂质少,一般不应该用颗粒状复合肥:如果用沼液或离殖酸液肥,必须过滤,以免堵塞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