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空间信息技术支持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空间信息技术支持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方法.doc

上传人:元春文档 2022/3/20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空间信息技术支持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方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空间信息技术支持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方法
作者:彭洪德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是资源环境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交叉形成的一种,验证内业分析的结果;④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审计结果表明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具有准确、高效的特点。
一、审计内容与数据收集

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容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审计(无证开采问题、越界问题)、土地资源审计(土地闲置问题、土地未批使用问题、占用基本农田问题)以及林业资源审计(林地面积虚报问题、建设用地违法占用林地问题、建设用地违法占用公益林地问题、林木乱砍滥伐问题),如表格1所示。

数据是空间信息技术的核心,在确定审计内容之后,需要明确所需要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收集,收集的数据可以分为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两大类。空间数据(如遥感影像、规划数据等)是应用空间信息技术的基础,在进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时不可或缺;非空间数据(如采矿许可证、违法巡查台账等)是对空间数据的补充,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表格2中的数据分别是从自然资源局、林业局、环保部门、矿产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收集的数据。
二、空间信息技术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的实现

空间信息技术支持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要经历审前调查、审中实施和审后总结三个阶段。在审前调查阶段,需要与被审计单位以及自然资源局、林业局、环保部门、矿产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打开审计局面,以获取相关的数据资料,然后运用GIS技术提取疑点图斑;为锁定审计证据,审中实施阶段需要将GPS技术与RS技术相融合,对疑点区域进行实地调查;在审后总结阶段,需要客观分析审计工作的收获与不足,为今后的审计工作奠定基础。

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下文对流程中的数据处理(包括数据预处理和疑点图斑提取)和外业调查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1)数据处理。
由于所收集的数据具有多源化的特点,数据格式不同,坐标系不一致,缺乏统一标准,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和疑点图斑提取两个部分。数据预处理部分的核心操作主要包括格式转换、坐标定义、地理配准以及影像处理。以影像处理为例,将获取的遥感影像通过ArcGIS软件中的“镶嵌”功能进行拼接,如图2所示。
疑点图斑提取是空间信息技术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应用中较为重要的一步,也是审前调查阶段较为关键的一步,主要包括要素提取、相交操作、擦除操作和图像解译四个方面。以土地资源中占用基本农田问题为例,提取疑点图斑时,分别从基本农田保护图斑中提取园地图斑,从土地利用现状图中提取出非耕地图斑;然后将提取出的图斑进行相交操作;之后将园地图斑与上一步操作生成的图斑做擦除操作输出占用基本农田的图斑;接下来重新计算图斑面积并以面积为参考进行筛选,对筛选后相邻接的图斑进行合并;最后重新计算面积,并计